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全力探索具有浦城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2025-08-11 09:53:2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全力探索具有浦城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中共浦城县委书记李江平 浦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重要要求,对标对表省委、市委全会安排部署,持续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努力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奋勇争先、勇挑大梁。 以“兴业”为基础,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市委全会指出“要紧扣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做大具有山区特色的县域经济”,我们将统筹推进县域产业优结构、提效益,持续壮大县域经济。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立足水稻、再生稻、油菜面积产量稳居全省首位的优势,锚定农业重点县的发展定位,持续做优做精大米、酸菜、酸枣糕、灵芝、薏米、丹桂等“一优两特三宝”,讲好“土特产”故事,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黄毕洋酸菜、双同酸枣糕等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强县富民产业。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力打造万安食品产业园、现代粮食产业园、荣华山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平台,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力争到2027年我县“一优两特三宝”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扎实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用好《浦城县推进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七条措施》等措施,推动圣农发展、正大生化等一批企业“智改数转”和技改升级,确保技改投资增速年均增长15%以上,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持续提升产业“含金量”;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与福州大学的“全方位战略合作”,用好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浦城)、生物产业中试基地等科创平台,确保3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累计2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年增长8%以上,持续提升产业“含新量”;加快荣华山产业组团“碳能智联”智慧低碳园区系统和食品产业园“低零碳园区”建设,持续提升产业“含绿量”。推动文旅经济发展。持续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围绕南平市“1+3+3+N”特色产品体系,重点打造具有浦城特色的“N”,梳理形成“一核两带三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梦笔文化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对内联动、对外拓展”的两条贯穿县域的风景道以及富岭乡村旅游度假区、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省际生态文化旅游区,持续推进7个总投资61亿元的全域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推出大游梓溪塘、瑞安溪林里等精品景点,力争3年内创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培育10家以上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精品民宿,全力以文旅“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以“强县”为支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加速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提高城乡规划融合水平。围绕实施“小县大城关”战略,坚持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将县城、经开区、乡镇、村庄纳入全域规划“一张图”,按照县城高品质、中心镇强功能、重点村显特色的发展思路,结合“十五五”规划,谋划形成82个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全力构建“中心城区—浦城经开区—中心镇—重点村”的县域发展布局,推动县域内产业集群、人口集中、服务集成、资源集聚。提高城乡建设融合水平。深入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成立城区、经济开发区和乡村3个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探索推进县域全域体检,全面摸清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提档升级。加快实施“武夷百村”计划,筛选出富岭高坊村、瑞安村等31个重点村,探索“村企联建”模式,打造一批精品村落。提高城乡治理融合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格协商、源头预防、前端治理,深化“一中心一平台一队伍一载体”基层社会治理和“吃茶话事”等机制,推进县乡综治中心提标升级,落实“乡呼县应”“乡内流转”等闭环处置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化解在萌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以“富民”为宗旨,着力夯实共富基础。市委全会强调“要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推动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起来。推动农村更富足。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优先目标,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持续推进零工市场、用工快招共享平台建设,完善人才信息库,为传统零工和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坚持零工市场与共富工坊互促并进,制定出台《浦城县共富工坊建设实施方案》,探索“企业+工坊+农户”的“家门口就业”标准化发展模式,力争3年内建成100家以上标准化共富工坊,稳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保持城乡居民收入比年均降低0.04的发展态势。推动精神更富有。坚持以文化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持续实施非遗“五进工程”,着力打造农村文化新空间,推动38家文化礼堂、文化驿站建设,确保年内辐射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坚持“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常态化开展“四季村晚”“文明圩日”等活动,推动一批契合基层需求的文艺作品“下乡”,让优质文化资源流动起来。推动生活更幸福。坚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推进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项目建设,全市最大的养老社区——仙阳镇“幸福里”社区目前已建成投入运营,后续将探索建设“浦城幸福城”CCRC医养社区模式,打造村级幸福院、乡镇级幸福里、县域级幸福城的“浦城三幸”县域养老发展新模式。加快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积极探索学前教育“政府+国企”集团化办园模式,推进实验幼儿园新华校区等项目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确保10月首批通水,为10万百姓提供“放心水”。 浦城将按照省委、市委全会部署,深刻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激发制度优势,使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全力探索走出具有浦城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