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2025-08-15 11:01:55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制度通道。 构建科学合理的价值核算体系。这要求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系统厘清生态资源、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等相关概念的内在逻辑与边界;优化调整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产品概念体系。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目录及生态产业指导目录,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价值核算标准,持续优化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规范,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科学合理地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动态化、智能化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监测机制,实现对生态资产变化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制度保障。 创新市场化定价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有序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提出“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为生态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市场化定价机制的构建,必须立足生态产品的特性。公共性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市场机制难以自发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因此,必须分类施策,科学设计定价机制:对于公共性生态产品,政府可通过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弥补市场失灵;对于经营性生态产品,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偏好分析及市场竞争机制,构建灵活、动态的定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这要求完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流域上下游之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实践表明,明确补偿标准、建立协商机制,可以有效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同时,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损害赔偿制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这一方面要求通过生态产业化将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等绿色产业,构建特色生态经济体系。另一方面要求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排放,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保障体系。这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法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考核评价机制,把生态产品价值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加强科技支撑,研发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监测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同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摘自《人民日报》2025年8月8日发表、梅应丹撰写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