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乡大游村:四时风光迎客来 融合发展促振兴
2025-07-16 09:43:46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月光光,照四方。四方圆,卖铜钱……”伴随着吉他的伴奏,乡村音乐人哼唱着浦城民谣;温馨的灯光下,朋友们相约小聚在“外婆家小院”,听着民谣聊着天,看孩子们自由地奔跑玩耍,仿佛看见童年的自己;“大游村越来越好咯,你有空一定要过来玩呀!”游客李女士拿着手机,欣喜地拍下美景,和在广东的闺蜜分享着乡村的欢乐时光。 7月11日晚,在距离城区3公里的万安乡大游村,农家宴的烟火还未褪去,咖啡、甜品、烧烤与茶的香气已在空中交织,游客们纷纷将村里的一帧帧美景存入镜头,在各大社交平台尽情分享。 歌手在外婆家小院直播引得游客驻足 何周超/摄 “大游村,离县城近,大树下,大河边,这样的场景和小时候外婆家的场景非常相似,所以就起名为‘外婆家小院’。”小院负责人刘明通告诉记者,去年秋天,当他和朋友一起坐在河边喝茶,看着宽阔平静的河面,两岸高大的枫杨树枝斜逸,就想着如果河面上能有一架秋千、一只竹筏,该多美! “果然,布置好后,我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拍摄制作的短视频,浏览量非常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拍照打卡,分享大游的美景。”刘明通说,后来,他又在村里租下一个小院,成了村里的“新乡人”,还把小院打造成了童年记忆中的样子,触动着游客关于乡愁的记忆。“我也是搭上了乡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顺风车’,让新业态在这里能有新市场。”刘明通高兴地说,最近,他还开始做烧烤,让小院烟火气更足,人气更旺。 游客乘坐竹筏 万安乡供图 夜晚的大游,满是松弛惬意的人间烟火气,白天,又是另外一番悠闲欢乐的景象。树荫下,浅滩中,孩童赤足捕鱼捉虾;绿地上,树屋里,游客开心嬉戏拍照;山水掩映间,竹筏、秋千与枫杨美成水墨画,成片的樱花园蓄积力量等待下一个春天发出邀约;光影斑驳的漫道和石拱桥上,身着古装的游客衣袂飘飘,镜头中的一颦一笑皆是风景…… 万安乡大游村一隅 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如今,人气逐渐聚集,业态日渐丰富,离不开万安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以“融合”为抓手,全力推动大游村在功能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文化实现提升的“五融五提升”工作机制。 “大游村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万安乡乡长廖嘉松介绍说,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大游村的发展,也是从一条“四好”公路开始的。一条贯穿全村且连接四贤大道的乡村公路,大大缩短了城与乡之间的距离。近年来,村里还建成了功能完备的地下管网、垃圾转运站、免费停车场,设置了充电桩、快递驿站、爱心茶室等便民服务点,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为村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游客提供了“后勤保障”。据悉,该村还充分发挥大游文化驿站、乡村大舞台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作用,通过整合功能、嫁接资源,开展赣剧巡演、非遗体验、户外阅读、写生摄影等文化活动,推动城乡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特色美食万安乡供图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共兴,大游村还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地、房、人”三大要素盘活调动起来。对全村80%共计2330亩的土地进行统一流转,通过与旭禾米业等企业合作推动水稻规模化种植。推动流转沿溪民房,对接“三乡人”资源,引入社会资本,培育了围炉煮茶、特色餐饮、古风摄影、休闲咖啡等城郊旅游新业态。同时,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引进“零工平台”项目,承接浙江义乌等地的手工加工订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城乡全方位的融合发展,推动着大游村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廖嘉松介绍说,得益于土地流转服务费、资产出租收益、年丰公司入股分红、充电桩盈利等,连续3年村集体年收入超过50万元,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就近就业的机会增加,村民的增收渠道也日渐多了起来。 据悉,目前,围绕“郊野花园、休闲万安”的发展定位,大游村正打造“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煮茶”的全季候旅游场景,并围绕353国道,规划形成旅游休闲区、农业体验区、农业种植区3大区域。接下来,该村还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聚焦主客共享,不断优化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打造为城乡融合、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邱春静 柳浪漫)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