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岭镇:“五合一”机制聚能增效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7-15 09:24:17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河岸荒滩变湿地公园、村民庭院变“网红景点”、乡村“土特产”变致富“金钥匙”……近年来,富岭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五合一”乡村产业振兴全链条试点为抓手,深挖资源禀赋,深化改革实践,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 统筹规划“一盘棋” 擘画发展蓝图 向游客推介富岭酸枣糕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富岭镇采用“专班+村小组”模式,镇村干部开展“拉网式”排查,深挖乡贤人才、特色资源等重点内容,摸排出“山水林田屋”等闲置资产120余处、能人巧匠400余人、乡贤500余人;立足全镇“一盘棋”,构建全域发展框架,在双同村、高坊村等成熟节点基础上,推进瑞安、殿下、山路等新节点建设,通过完善路网、优化游线、业态互补将分散景点串联成线,构建起“点成景、线成链、面成势”的旅游格局;结合各村资源潜力谋划适宜业态,双同、高坊等村建成农文旅融合生态宜居乡村,“田园小隐”、匡山诗部落等民宿与蜂蜡、酸枣糕体验工坊等产业蓬勃发展。匡湖云漫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0万元,带动12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 要素保障“强支撑” 夯实发展根基 人才与资金,是乡村振兴的“活力之源”。该镇以乡情为纽带、政策为依托,通过乡贤回归等政策引回10余位乡贤投资打造无忧花谷、田园小隐等8个项目,撬动社会投资2亿元。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应需而生,解决农业技术难题50余个;5名党建指导员为项目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用好乡村振兴公司等促共富机制,成立福地富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多元项目,如发展匡山酸枣糕、铁皮石斛等精深加工产业,推进现代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打造茅洋农事服务中心平台,完善农业全产业链功能。 茅洋农事服务中心 瑞安村 镇乡村振兴公司搭建合作桥梁,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统一流转闲置资源,精准对接投资企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外,该镇拓宽多元资金渠道,通过招商引资与“到南平去、助乡村兴”平台推介的方式,吸引超3000万元社会资本投资瑞安村项目,以资产担保获得农发行授信8000万元(已到位500万元),争取专项债券8000万元建设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多业态融合“添活力” 激活乡村动能 浦城三稻统筹展示馆 业态深度融合,带来“文旅”全面升级。依托殿下村稻作文化资源和历史人文积淀,改造闲置房屋建成浦城县三稻统筹展示馆、徐氏三贤纪念馆及乡村文化会客厅,接待研学、党员学习、游客体验等27批次,推动文化展示向文旅体验升级;以“六美乡村”为目标,盘活莲花桥170多亩荒滩资源,打造3.3公里的瑞安绿道和溪林里湿地公园,构建集自然观光、农业生产、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挖掘山路村房屋及庭院潜力,打造“山路十八院”特色单元,融入乡土文化与自然景观,形成“农夫集市”“拾陆手作”等庭院新场景,并采用“乡村振兴公司对接市场、村集体统筹资源、村民运营服务”模式,发展餐饮、农产品直销等业态,让闲置庭院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点。 山路十八院 下一步,富岭镇将持续深化“五合一”机制,着力破解乡村发展瓶颈,释放发展活力,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柳浪漫)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