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大口窑青白瓷:重燃千年炉火 走好“非遗+产业”发展新路

2024-04-23 09:40:48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来找我们询价、订购的客户很多,目前我们厂里的流水线和工人都是连轴转,生产火热。”日前,在浦城青白瓷文化创意产业园茶器皿生产基地中,印象大口窑青白瓷工作室负责人李天保点燃炉火,将厚重的炉门合上,静静地等待窑炉中1500套青白瓷素坯发生蜕变……

在窑炉中煅烧的青白瓷素坯

浦城青白瓷产业自北宋起兴盛百年,受理学文化影响,催生出了仿玉而作的青白瓷制造技艺,至南宋鼎盛时期大口窑共有36座龙窑,以轻盈秀丽、小巧玲珑见长的大口窑青白瓷产品远销海内外。2022年,“浦城县大口窑青白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浦城县围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重要方向,创新推动大口窑青白瓷文化传承与发展,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底蕴,壮大非遗传承队伍,培育一批青白瓷龙头企业,不断拓宽产品销路,推进青白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好“非遗+产业”发展新路。

修整毛边

省级非遗大口窑青白瓷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雪芳说:“大口窑青白瓷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今我们再现传统工艺,希望能让更多人传承文化根脉、感受非遗之美。”

李天保是重庆秀山人,自幼跟当地老师傅学泥塑,妻子陈雪芳是浦城县水北街镇黄碧村大口窑人,生长在大口窑青白瓷的窑山遗址之上,自幼与大口窑青白瓷结下不解之缘。夫妇二人放弃在厦门稳定的工作和优渥的生活环境,自2017年回到家乡开始,他们已恢复大口窑古瓷100多种,同时不断推陈出新,累计研发制作500多款新产品。2021年,他们成功创下世界纪录联合协会世界最薄坯0.28毫米的纪录,丹桂、浦稻天成、“福”文化等系列青白瓷作品也获得多项大奖。

流水线生产素坯

“去年年底,我们正式入驻了产业园,开始了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李天保说,2023年,浦城县委、县政府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占地33亩青白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1180平方米的青白瓷陶瓷烧制、储存厂房及生产线,可年产150万套茶器皿。陈雪芳与李天保入驻后,他们传承发展大口窑青白瓷的事业也走上了“快车道”。

“比起原来的手工、机械,现在流水线生产快了实在太多。现在每小时可压制600个素坯,等以后我们培训的工人熟练了,生产效率预计能提升2倍左右,批量制作能降低20%至30%左右的成本。”李天保说,自入驻以来,目前该基地已研发了标准岩茶器皿系列、会议杯5个系列、茶摆件2个系列、餐具2个系列等,各系列产品共计3万余套已投向市场。据了解,为进一步扩大产能,该生产基地今年正在扩建,计划在原有的标准茶器生产线之外,新建1200平米的生产厂房,设计新的餐具、酒器等青白瓷器具生产流水线。

从“小作坊”到“大工厂”的升级,对于陈雪芳和李天保夫妇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流水线生产工艺、人员管理培训、市场营销,我们都没有特别多的经验。”李天保说,“好在政府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工厂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建成落地,还给了我们场地和设备两年免租的政策,运营销售方面也有产业发展公司提供指导。目前生产销售稳定,市场需求旺、反响好,我们非常有信心。”

青白瓷餐具、酒器

“目前,我们正在加强标准化生产与市场化运营,希望尽快让大口窑青白瓷重新走进大众视野、走进千家万户。”福建浦盛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楼屹介绍,为进一步加快青白瓷产业发展,该公司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与提供优质市场服务的重要功能作用,积极对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科技特派员,从青白瓷产品的质量、品控、标准等方面进行提升,不断完善青白瓷制作技艺,促进生产降本提质增效。同时,将传统文化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引入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推动兼具收藏价值与艺术价值的高端产品创作研发,并与专业文化产业合作,深度打造“大口窑青白瓷”特色文化品牌,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们推出的大口窑青白瓷茶器皿,颇受广大茶艺爱好者的青睐,市场反响热烈,许多茶企、茶店、电商慕名而来寻求合作。”楼屹介绍,该公司以开拓市场、塑造品牌为目标,参加了三场南平市标准茶器具订购会,并在茶博会举办大口窑青白瓷推介会,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订单18万余套。同时,借助南平实业集团和武夷山三茶集团的渠道资源,在武夷山水·茶空间和武夷山茶企中逐步开展销售工作,推广武夷岩茶、红茶和政和白茶等品类的青白瓷品鉴茶器,并受到广泛好评。

下一步,浦城将加快大口窑青白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强化青白瓷产品研发、茶器皿生产、青白瓷参观旅游路线等一系列功能,加速发展相关文旅行业,推进高水平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吸引陶瓷文化企业、陶瓷工艺大师入驻产业园创业发展,积极对接高校院所,不断完善青白瓷制作技艺,并将传统文化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拓宽市场销售新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浦城大口窑青白瓷”特色品牌。(柳浪漫 何周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