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摆脱贫困 小康梦圆
2021-11-15 11:35:2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乡村振兴 接续奋斗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从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福建从顶层设计层面,锚定方向,擘画蓝图。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从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深化闽宁对口协作等方面,划定时间表,规划路线图,明确任务书。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勾勒出“十四五”期间乡村全面振兴蓝图: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早前,原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名为省乡村振兴局。新机构将围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 一系列科学机制与务实举措,正在落地。 “我们充分利用‘一键报贫’在线申报系统等,建立农户主动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致贫返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省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说,福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其中,在五年过渡期内,福建省级将再按照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资金,重点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不一样的战场,同样的奔赴。 在宁德市周宁县狮城镇虎岗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58岁的乡村振兴指导员陈熠,每天都要到现场跟踪项目进度。面对乡村人才短缺等问题,宁德市探索创新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一批批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来到广大乡村发挥所长,施展才干。 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珪后村,迎来了乡村规划师。作为国家第五批传统村落,珪后村人文资源优越,但也存在村集体资产不足、生态退化、乡村风貌遭受部分破坏等发展瓶颈。来自福建工程学院、厦门大学、闽江学院的团队,为其度身打造了一套发展规划。通过实施旧村复垦、旱地改造水田等项目,流转修复数栋老建筑改造为乡情馆、农耕文化馆、农产品电商平台,打造荷花塘等网红景点,珪后村正以农旅融合的新面貌,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越过一山,再登一峰。福建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阔步向前。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