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摆脱贫困 小康梦圆
2021-11-15 11:35:2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1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这是梦想照进现实的五年。 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这是民心所向,更是千年夙愿。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过去的五年,福建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2019年底,福建省现行标准下4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5月14日,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福州举行。省委书记尹力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进一步凝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福建正接续发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走具有福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 夏夜里的寿宁县下党乡,流光溢彩、灯火璀璨,宛若一条遍体光亮的巨龙雄卧青山绿水间。7月6日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的直播画面,这盛世夜景大放异彩。曾经因穷困出名的下党,如今以富美新姿态,惊艳世界,成为观察中国减贫事业的窗口。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三进下党,现场办公,解决困难。多年来,下党乡亲们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笃信笃行,踔厉奋发。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希望他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党蝶变,是福建牢记嘱托,久久为功,践行减贫担当的缩影。 福建是全国率先开展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的省份。在闽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等重要理念,开展了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山海协作、闽宁协作、下派驻村干部等重要实践。 这些理念与实践,成为日后福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精神支撑与力量源泉。 过去的五年,正是脱贫攻坚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经过一任接一任的努力,彼时福建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一鼓作气,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考验着福建决策者的智慧与担当。 决战决胜的号角已经吹响。福建秣马厉兵,披坚执锐。 高位推进,统筹规划。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持续强化脱贫攻坚政策保障。 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考核督查制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政策措施、项目资金落地落实。 粮草先行,财政保障。2016年开始,省级每年按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筹集财政扶贫资金,专项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级将脱贫攻坚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 尽锐出战,人才下沉。全省先后组织11.17万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省市县三级累计选派五批近2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每年有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在建制村全覆盖。 战必胜,攻必取。 2019年底,福建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过去的五年间,福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和光纤4G网络、有线电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6%,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面建成,农村污水治理率达72.1%,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