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旅游 > 正文

四月初八前洋“乌饭节”

2015-06-01 15:58:17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5月22日是农历四月初八,富岭镇前洋村的村民又聚在一起过一年一度的“乌饭”节。村支书叶必得告诉说,每年的四月初八,我县各地都有吃乌饭的习俗,但前洋自然村更是热闹非凡,除了家家户户做乌饭外,还由各小队轮流做东,召集村民们聚在一起吃乌饭。

通常,乌饭是以 “乌饭子”的树叶汁为主要原料浸泡糯米而制成。“乌饭子”学名南烛,又叫乌饭树,是一种常绿灌木,果实成熟后酸甜。《本草纲目》记载,乌饭树叶“可润颜色,益肠胃,灭三虫,补精髓,坚筋骨”,常食之可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延缓衰老。在我国江南大部分省市都有吃乌饭的习俗,但是无论是作法还是由来,前洋乌饭样本都是与众不同的。前洋乌饭特别乌据了解,前洋乌饭的配料,除了乌饭子外,还要增添枫树叶、黑樱桃等其他四种原料,以增加香气、增强功效的作用。令人惊奇的是,同样是做乌饭,以闽浙交界口为界,下路的山路、靖坑、里源等村做出的乌饭就没有前洋村的黑,而是紫中带红。村支书叶必得说:“除了原料秘方外,关键在这个浸米有没有放‘铁’。前洋村民用树叶汁浸泡糯米时要放一把菜刀,传说是用于斩妖除魔、驱除邪气,其实科学的解释是,铁元素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这过程中,糯米吸收了二价的铁离子,这样蒸出来的糯米饭就越发乌亮,放一个星期都不会坏。”

制作流程不简单

村民叶秉菊是做乌饭的高手,她说,做乌饭的时间一般是从四月初一至四月初八,村民们常常早早到山上采摘原料,越往山高处采摘的树叶越好。采摘了五种野生树叶后,冲洗晾晒干,便放到石臼里捣烂,捣出来的汁加上山泉水用来浸泡米。米选用的是糯米,最好是大冬糯,浸了一天一夜后,放在木甑里蒸熟。此时的乌饭已飘出阵阵清草香味,所以常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别以为这就好了,要想吃上真正美味的乌饭,还少不了一番“精雕细琢”。按四十斤米的量来计算,得先备着半斤姜末、半斤蒜末、一斤半的五花肉丝(以肥居多)、两瓶啤酒及四斤白糖。先把姜末、蒜末、肉丝、啤酒及两斤清水倒入锅内,文火慢熬,让配料的味道出来后,等到汤汁开了,便把木甑里的乌饭倒进锅里,不停的翻炒。在翻炒过程中,要始终用文火,最后再加上白糖,再翻炒,直到乌饭乌黑发亮、香气扑鼻时才算大功告成。

乌饭的来由有故事

关于乌饭的传说,网上有很多版本。其中,多数与目莲救母故事关联。然而,前洋乌饭的来由却有来自本土的故事。村里老人说,前洋吃乌饭的习俗已延续千年,可追溯到隋朝。当年,隋将军杨广率部攻打南蛮十八寨,当攻打到前洋附近的西山寨时,士兵多染瘟疫。后来,一个叫华光的医师教士兵们采摘山上的树叶取汁做乌饭,吃了乌饭的士兵不仅病痛全无,而且身强体壮,杨广很快便把南蛮十八寨全部拿下。从那以后,吃乌饭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如今,依然矗立在前洋村三公里处的西山寺,仿佛还在讲述着这个故事。

(雷影 杨华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