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烽波:让球拍上的共富图景织得更密更暖
2025-10-16 10:23:20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穿线、缠柄、贴标、装箱……近日,在福建南平乐檬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各司其职,一排排崭新的羽毛球拍在流水线上逐渐成型。车间入口处,福建南平乐檬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烽波正弯腰查看刚包装好的球拍——这位来自浙江杭州的企业家,自2020年扎根浦城后,早已把这里的每一道生产工序刻进了心里。如今,他不仅是这家企业的总经理,更多了一个亲切的身份:2023年度浦城最美“新乡人”。 叶烽波(右)检查球拍产品质量(资料图片) 一场缘分,使得他乡变故乡 “其实我和浦城挺有缘分。”谈及为何选择闽北小城创业,叶烽波总带着几分感慨。2019年的一次商务考察,让他与浦城结下不解之缘。“当时从杭州过来,一路看了不少地方,到浦城时就觉得这的人很实在。”正是这份淳朴与热忱,使他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更关键的是,乐檬的供应链与浦城早已有了联结。“我们当时有好几家原材料供应商就在浦城,物流、沟通都方便。”经过近一年的考察,叶烽波敲定了落户浦城工业园区的计划。2020年8月,乐檬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从浙江到福建,他带着团队在陌生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一道工序,串起乡村增收路 在乐檬,最特别的景象不在生产车间内的流水线,而在车间外——每天清晨和傍晚,总有负责人将基本工序完成之后的球拍装上车,外发到各个乡镇。车里装的,是能带来家庭收入的“穿线活”。 员工正在进行球拍加工 羽毛球拍生产有三十几道工序,穿线是其中最特殊的一环。“机器穿线精度不够,专业球拍必须人工穿,力道、角度都有讲究。”叶烽波说,这道看似简单的工序,成了带动周边乡镇就业的“金钥匙”。目前,乐檬已将穿线工序外包给山下、永兴、富岭、莲塘等11个乡镇,700多名村民在家就能接单干活。 叶烽波常去乡镇走访,看到村民们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增加收入,心里很踏实。“很多活村民是可以拿回家里去做的,既可以增加些额外的收入,又可以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小孩。我们给的工价透明,按件计费,大家干得有劲头,每个月可增加收入在1500元左右。” 一份成长,带着责任向前走 车间的公告栏上,贴着近三年的产值增长表,年均增速保持在30%到40%。“能有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县里的支持。”叶烽波说,从建厂时的手续办理,到生产中的用工协调,县委县政府的“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少走了很多弯路。 如今乐檬还在荣华山组团新购的土地上建起了新的厂房,产值目前能达8000万元左右,外包的穿线工序也能辐射到更多乡镇,带动1500到20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福建南平乐檬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企业壮大的同时,叶烽波总想着多承担些责任。在乐檬的员工名单里,有14位特殊的身影——他们是残疾人员工,分布在包装、仓储等岗位。“这些岗位对体力要求不高,只要细心就能做好。”叶烽波说,厂里从不把他们当“特殊员工”,反而会根据情况调整工作时间。 自公司成立后,叶烽波便发起成立了乐檬基金会。“员工干满一年,每月工资多加100元,同时,员工每月捐1元到基金会;干满两年,每月增加200元,捐2元,以此类推。”他解释,这样做不是为了捐多少钱,而是让每个员工都有参与感,“基金不仅用于帮助有困难的员工或者员工亲属,还会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地方,大家凑份力,心里暖。” 一种回馈,让温暖落地生根 在浦城县各中小学的体育器材室里,整齐摆放着一排排羽毛球拍,大多数都是乐檬捐赠的。从2021年开始,乐檬每年都会给浦城县皇华教育基金会捐赠1000余副球拍,再由基金会分给各个学校。 “我自己爱打羽毛球,知道一副好球拍在运动时有多重要。”叶烽波说,每次去乡镇学校,看到孩子们用着旧球拍还打得满头大汗,就想着能多做点。除了学校,公司每年还会给县慈善总会捐一批球拍,用于公益活动和社区体育建设。 从浙江到浦城,五年时间,叶烽波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被评为‘最美新乡人’,我很高兴,但其实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叶烽波说,未来他只想把工厂办好,让更多人能在家门口挣钱,让球拍上的共富图景织得更密、更暖。(曹歆雨 何周超)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