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固根基 共祖中华向未来
| 2025-11-19 15:41:48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林娟芳 耿羽 台湾光复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光辉一页。在台湾光复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历史文献纪录片《台湾·1945》的重播,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重温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重建经验,对于增强两岸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光复初期台湾文化重建的奋斗历程与深刻启示 纪录片第五集《正本清源》与第六集《共祖中华》,聚焦台湾光复后文化重建与民族认同重塑的艰辛历程。当时台湾社会迅速迸发出回归中华文化的热情,生动证明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精神纽带。 文化与教育的正本清源,是一场关乎民族认同重塑、国家主权彰显的重要工程。台湾光复后“去日本化”并“再中国化”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之一。重建台湾的工作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正如纪录片《台湾·1945》所展现的,台湾光复后在围绕语言重建与教育体系改造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系统性的措施,这为台湾随后在经济、政治上重新融入祖国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心理和文化基础。 台湾光复后涌现的文化重建热潮,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生动体现。在日本对台殖民统治的50年间,日本殖民当局强制推行日语教育、灌输日本文化,企图割裂台湾与中华文化的联系,但中华文化的火种始终在民间顽强地传承。台湾光复后,长期被压抑的文化认同感便如火山般喷发,台湾民众热情高涨地学习国语、恢复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传唱中国戏曲、重温中国历史……文化根脉的坚韧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是维系民族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强大纽带。 台湾同胞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是任何力量都无法篡改的民心主流和社会正道。纪录片中有一个片段感人至深:1946年,林宪等组成的台湾光复致敬团赴陕西祭拜黄帝陵,这个致敬团的行动代表了当时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回归祖国的激动喜悦与对民族身份的迫切确认。遗憾的是,致敬团因天气原因受阻,未能抵达陵前,只能在耀县遥祭,告慰祖先“台湾重归祖国版图”。然而,正是这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坚持,更加凸显了台湾民众回归祖国愿望的强烈与真挚。60年后,88岁的林宪终圆祭拜夙愿。这是跨越了一个甲子的承诺兑现,两岸同胞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追念,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 二、增进两岸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石,也是维系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面对“台独”分裂势力篡改历史、“去中国化”的逆流,强化两岸文化认同,已成为遏制分裂、促进融合的迫切任务。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重建,为当下反对“台独”分裂行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镜鉴。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与情感记忆。从语言文字、哲学思想到民俗艺术、伦理道德,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命脉的核心地位,强调其对于凝聚两岸同胞认同、抵御“去中国化”逆流的关键作用。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重建工作,以恢复国语教育、传承中华经典等方式,强化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当前,面对“台独”分裂势力篡改历史的行径,更需以文化为纽带,强化两岸同胞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守护好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定文化自信,让两岸同胞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台独史观”的流毒,揭露其割裂历史、否定民族认同的荒谬性。历史上,台湾民众曾凭借对中华文化的坚守抵御殖民同化;今日,更需通过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两岸同胞的凝聚力,让“台独”分裂图谋失去生存土壤。 文化认同为实现心灵契合的融合发展奠定基础,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内在动力。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能有效化解隔阂、增进互信,为融合发展提供深层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这一要求明确将文化认同视为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强调通过文化交流、青年互动、基层往来等方式,促进两岸同胞情感融合与心灵契合。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重建实践表明,唯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经济社会融合才能行稳致远。当前,应继续扩大两岸文化教育合作,深化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最终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积累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要以正本清源的勇气清除历史迷雾,以“共祖中华”的认同凝聚民族力量。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共同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前,面对复杂局势,我们更需以史为鉴,让文化认同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