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进一步深化福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2025-09-23 16:03:27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陶火生

在位于福州市晋安区的晋安湖公园荷花塘里,一只翠鸟停在莲蓬上(6月21日摄)。魏培全 摄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是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试验田”,是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和探索的重要展示台。近十年来,福建省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按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问题、突出改革创新,为我国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福建考察时要求我们,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水平,我省需要继续先行先试、探索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基本保障,牵一发而动全身,是联动其他要素的重要指挥棒。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建设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自觉把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始终坚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地位,稳妥发挥改革的支配作用、联动作用,激发全社会全要素活力,进一步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建设。

◆我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方法论

改革需要方法。我省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需要立足现实基础,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治理效能;锚定强省目标,保持战略定力。

立足现实基础,坚持守正创新。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我省已经形成了厦门筼筜湖治理中的“市民湖长”管理机制、陆域海域协同治理机制;莆田木兰溪治理中的“河长+检察长+警长”协同机制、生态补偿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创立庭前“三调查”、判前“三落实”、判后“三到位”的生态司法“三三”工作机制;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分级建立联合保护机制等。这些可复制能推广的重要经验,为我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奠定了扎实的经验基础和制度环境。守正才能创新、守正需要创新,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中,我们需要创新性地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我们更加充分地找准制度问题、协调各方利益、理顺复杂关系、破除制度障碍,明确改革方向、坚定改革信心、凝聚改革动力,切实能够解决问题、应对风险、补齐短板、促进发展。在从山顶到海洋的协同治理大格局中,我们需要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加快山海协作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创新集体林权改革模式,深化拓展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等重大实践,发挥福州都市圈和厦漳泉都市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等。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改革的实效,要把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改革的基本准则,不断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锚定强省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实现美丽福建、生态强省的建设目标,需要把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根本保障。锚定生态强省目标,必须始终坚持闽山闽水高颜值、经济社会高素质协同并进的基本要求,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和效能提升,真正实现筑牢制度保障、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制度活力。保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定力,始终把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的主要任务不动摇,坚持用改革来促进美丽福建建设不动摇,坚持用改革来实现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不动摇。用坚忍不拔的战略定力来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创造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困难、凝聚人民力量,切实谱写好美丽中国建设的福建篇章。

◆我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再创新

机遇召唤创新。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我省还需要立足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成就和经验,进一步探索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方案。

创新全方位立体化的改革工具箱。立足我省资源环境实际,按照系统集成、更加深入的要求创新改革理念和改革方案。着力于统筹山海协同治理、动员各方广泛参与、理顺利益矛盾关系,推进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体系建设。强化各方责任、引导全民行动,充分运用市场、金融、行政、法规、标准等多重手段形成资源环境治理合力。提升激励效能、加大规范力度,协调各项改革方案的契合关系,形成有序有力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规范严密的地方法规体系,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化力度,与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形成规范叠加效益。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牢牢抓住重点工作要求,形成重点突出、内在有序的改革格局。加强制度设计,健全一体化、系统化、常态化的体制机制,形成既有福建辨识度又有普遍适用性的制度体系。

创新有效解决问题的改革破解器。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高水平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涉及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全局的基本问题制定改革方案。深入研究问题,找准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体制机制堵点,做到精准改革。把握矛盾关系,全面协调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矛盾关系,做到稳妥改革。有效破解问题,准确把握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形成机制和关键因素,做到成功改革。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规范稳定配套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避免问题再现。注重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效性,根据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做好改革成效的评价工作,通过提升改革的有效针对性、矛盾调适性来实现改革的治理效能度、目标达成度、人民满意度。

创新全面绿色转型的改革新路子。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是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美丽福建和生态强省的根本要求。全面转型要求妥善处理资源环境利用方式的全面改革,要求充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协调的深入改革。立足我省经济发展实际,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制定培育和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基础性体制和治理体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和多种关系,最大程度降低转型的代价,走出高质量的转型新路子。深入探索控总量、减存量、优增量协调并举的体制机制,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新经验。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再出发,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10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