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秸秆“变废为宝”助力再生稻一年两熟产量翻番

2025-10-15 10:46:06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秸秆还田后,土壤变松软了,肥力也更足了,再生稻一年两熟,收成比以前单季稻翻了一番!”近日,在浦城县石陂镇申明村万亩连片再生稻示范区,在完成头季收割后,田垄间的稻桩正焕发新生,在秸秆还田技术的滋养下,土壤肥沃疏松,如今再生季稻穗长势喜人,又一场丰收近在眼前。

收割机将秸秆加细粉碎还田

“以前收完稻子,秸秆要么烧要么扔,污染环境不说,还浪费资源。现在不一样了,一季稻收割时秸秆粉碎还田,等再生季收完再次还田,这样循环利用,土地越种越肥,稻子越长越好。”说起秸秆还田的好处,申明村种粮大户陈兆武“如数家珍”,秸秆还田不仅为土壤补充了氮、磷、钾等元素,还能增加土壤孔隙度,提升保水保肥能力,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再生稻是一种特殊、高效的水稻种植模式,利用水稻植株天然的再生特性,头季水稻收割后,通过科学管理,促使稻桩上蓄留的休眠芽(腋芽)再次萌发、成穗,从而实现播种一次、收获两季,极大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和种植效益。

再生稻的“一种两收”为农户省了不少功夫,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其高产的一大关键。“我们将秸秆加细粉碎至8厘米以下,最细的能达到2厘米,这样既避免了长秸秆压苗影响再生苗抽发,又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县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杨仁仙说,粉碎后的秸秆腐解快,能在再生稻长穗时及时补充养分,有效提升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实现增产增效。

石陂镇再生稻二茬新绿

据统计,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全量还田,再生季化肥施用量减少15%,作物增产5%以上,综合为农民每亩节本增效500至800元。今年,浦城县10万亩再生稻喜获头季丰收,平均亩产713.2公斤,并已连续5年实现百亩示范片“吨粮田”目标,其中最高亩产可超1300公斤,相较单季稻模式每亩可增收900余元。

如今,浦城县年产25万吨秸秆中,95%以上实现资源化利用。自2019年启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以来,全县已购置专用机械700余台,实现“收割-粉碎-还田”一体化作业。2025年,浦城县首批秸秆综合利用补助项目资金达192.4万元,覆盖机械购置、还田作业与试验示范等多个环节,通过政策扶持、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宣传引导等方式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除了直接还田外,该县还探索出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等多元利用途径,形成了完整的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

“接下来,浦城县将继续深化秸秆综合利用,扩大绿色种植模式覆盖面,充分释放土地潜力,实现农业提质增效,让秸秆告别‘一把火烧’的命运,成为农业发展的‘绿色财富’。”杨仁仙说。(徐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10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