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看天下 > 正文

追花人家 甜在田间

2025-07-21 10:14:54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7月1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吴凤明在检查蜂箱。

每年七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金浪翻滚,蜂影穿梭。来自四川成都的蜂农吴凤明一家三口,也如往年一样来到这里,踏上一场高原“追花逐蜜”之旅。

今年44岁的吴凤明是一位“蜂二代”,从事养蜂已二十多年。每年,他都会和妻子廖春容带着各类家当和工具,在各地转场后,于盛夏之时抵达青海门源,在这片金黄花海中安营扎寨。

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如今,老顾客的订单已经占到吴凤明蜂蜜收入的四成以上,他常常到镇上为客户邮寄蜂蜜,生意不大,却也幸福安稳。到了暑假,儿子吴昊也会赶来和父母会合,帮忙养蜂和售蜜。

近年来,门源积极打造“油菜花”品牌,推动农旅融合,高原花事与乡村旅游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工作间隙,吴凤明常望着游客在花田中流连。“养蜂就是靠着花过日子,平淡但也踏实。蜜蜂很勤快,我们也得对得起它们的劳动。只盼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日子越过越甜。”他说。

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7月1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吴昊将花粉过筛。

每年七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金浪翻滚,蜂影穿梭。来自四川成都的蜂农吴凤明一家三口,也如往年一样来到这里,踏上一场高原“追花逐蜜”之旅。

今年44岁的吴凤明是一位“蜂二代”,从事养蜂已二十多年。每年,他都会和妻子廖春容带着各类家当和工具,在各地转场后,于盛夏之时抵达青海门源,在这片金黄花海中安营扎寨。

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如今,老顾客的订单已经占到吴凤明蜂蜜收入的四成以上,他常常到镇上为客户邮寄蜂蜜,生意不大,却也幸福安稳。到了暑假,儿子吴昊也会赶来和父母会合,帮忙养蜂和售蜜。

近年来,门源积极打造“油菜花”品牌,推动农旅融合,高原花事与乡村旅游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工作间隙,吴凤明常望着游客在花田中流连。“养蜂就是靠着花过日子,平淡但也踏实。蜜蜂很勤快,我们也得对得起它们的劳动。只盼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日子越过越甜。”他说。

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7月1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廖春容与吴昊过滤新鲜蜂蜜。

每年七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金浪翻滚,蜂影穿梭。来自四川成都的蜂农吴凤明一家三口,也如往年一样来到这里,踏上一场高原“追花逐蜜”之旅。

今年44岁的吴凤明是一位“蜂二代”,从事养蜂已二十多年。每年,他都会和妻子廖春容带着各类家当和工具,在各地转场后,于盛夏之时抵达青海门源,在这片金黄花海中安营扎寨。

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如今,老顾客的订单已经占到吴凤明蜂蜜收入的四成以上,他常常到镇上为客户邮寄蜂蜜,生意不大,却也幸福安稳。到了暑假,儿子吴昊也会赶来和父母会合,帮忙养蜂和售蜜。

近年来,门源积极打造“油菜花”品牌,推动农旅融合,高原花事与乡村旅游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工作间隙,吴凤明常望着游客在花田中流连。“养蜂就是靠着花过日子,平淡但也踏实。蜜蜂很勤快,我们也得对得起它们的劳动。只盼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日子越过越甜。”他说。

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7月1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游客在吴凤明家蜂蜜摊前品尝蜂蜜。

每年七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金浪翻滚,蜂影穿梭。来自四川成都的蜂农吴凤明一家三口,也如往年一样来到这里,踏上一场高原“追花逐蜜”之旅。

今年44岁的吴凤明是一位“蜂二代”,从事养蜂已二十多年。每年,他都会和妻子廖春容带着各类家当和工具,在各地转场后,于盛夏之时抵达青海门源,在这片金黄花海中安营扎寨。

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如今,老顾客的订单已经占到吴凤明蜂蜜收入的四成以上,他常常到镇上为客户邮寄蜂蜜,生意不大,却也幸福安稳。到了暑假,儿子吴昊也会赶来和父母会合,帮忙养蜂和售蜜。

近年来,门源积极打造“油菜花”品牌,推动农旅融合,高原花事与乡村旅游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工作间隙,吴凤明常望着游客在花田中流连。“养蜂就是靠着花过日子,平淡但也踏实。蜜蜂很勤快,我们也得对得起它们的劳动。只盼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日子越过越甜。”他说。

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7月1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吴凤明一家在暴雨来临前抢收花粉,以免花粉被淋湿。

每年七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金浪翻滚,蜂影穿梭。来自四川成都的蜂农吴凤明一家三口,也如往年一样来到这里,踏上一场高原“追花逐蜜”之旅。

今年44岁的吴凤明是一位“蜂二代”,从事养蜂已二十多年。每年,他都会和妻子廖春容带着各类家当和工具,在各地转场后,于盛夏之时抵达青海门源,在这片金黄花海中安营扎寨。

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如今,老顾客的订单已经占到吴凤明蜂蜜收入的四成以上,他常常到镇上为客户邮寄蜂蜜,生意不大,却也幸福安稳。到了暑假,儿子吴昊也会赶来和父母会合,帮忙养蜂和售蜜。

近年来,门源积极打造“油菜花”品牌,推动农旅融合,高原花事与乡村旅游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工作间隙,吴凤明常望着游客在花田中流连。“养蜂就是靠着花过日子,平淡但也踏实。蜜蜂很勤快,我们也得对得起它们的劳动。只盼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日子越过越甜。”他说。

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这是摄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花田的吴凤明一家(7月16日摄)。

每年七月,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万亩油菜花次第绽放,金浪翻滚,蜂影穿梭。来自四川成都的蜂农吴凤明一家三口,也如往年一样来到这里,踏上一场高原“追花逐蜜”之旅。

今年44岁的吴凤明是一位“蜂二代”,从事养蜂已二十多年。每年,他都会和妻子廖春容带着各类家当和工具,在各地转场后,于盛夏之时抵达青海门源,在这片金黄花海中安营扎寨。

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如今,老顾客的订单已经占到吴凤明蜂蜜收入的四成以上,他常常到镇上为客户邮寄蜂蜜,生意不大,却也幸福安稳。到了暑假,儿子吴昊也会赶来和父母会合,帮忙养蜂和售蜜。

近年来,门源积极打造“油菜花”品牌,推动农旅融合,高原花事与乡村旅游正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工作间隙,吴凤明常望着游客在花田中流连。“养蜂就是靠着花过日子,平淡但也踏实。蜜蜂很勤快,我们也得对得起它们的劳动。只盼风调雨顺,家人平安,日子越过越甜。”他说。

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 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10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