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合一”机制结出“金疙瘩”:水北街镇地瓜产业铺就振兴路
2025-07-07 09:58:20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7月的浦城暑气渐浓,水北街镇曹村村的地瓜田里却透着沁人绿意。种植大户种植大户林细友蹲在田垄边、拨开表层泥土,指着底下郁郁葱葱的藤蔓笑道:“这可不是杂草!种地瓜讲究‘不动土地’,越翻藤反而结不出好瓜。你看这藤叶厚实、根茎壮实,今年的地瓜肯定又大又甜。”他眼角眉梢的喜悦,正是水北街镇以“五合一”机制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鲜活写照。 农户正在给查看地瓜长势 “通过常态化‘党建体检’,我们对全镇闲置厂房、零散土地等资源全面摸底,登记造册,为产业布局筑牢了数据根基。”水北街镇党委副书记王红介绍。依托这一机制,该镇乡村振兴公司(浦城县水北云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24个行政村,创新推出“资金入股+收成分红”模式,共同投入1100余万元资金收购岩鼻村123号厂房,并升级改造为标准化加工场地,不仅盘活了“沉睡”的集体资产,更打通了地瓜、葛根、观前红菇等特色物产从田间直达加工车间的“最后一公里”。如今,这些蒙尘的厂房已然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预计每年可为联建村集体带来近160万元的稳定增收。 在“到南平去、助乡村兴” 数字化平台上,该镇的农特产品早已打破山界“触网远航”,平台实时更新种植基地生长动态、产品溯源信息,更链接了厦门、福州等城市的采购销售渠道,让山间的“土疙瘩”顺着网线走进都市餐桌。“今年首批地瓜将通过平台启动预售,我们还全新上线‘认养地块’项目,消费者可实时查看认养地生长动态。”王红介绍,这种“看得见的生长”不仅为农产品添了份安心背书,更悄然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小地瓜能成大产业,关键靠产业链托举。”王红口中的产业链,正是“五合一”机制中“创建乡村振兴公司和村股份合作社”的核心成果。该镇乡村振兴公司与厦门博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协作,在岩鼻村打造“瓜果一体”标准化加工基地,这里将配齐生产车间、研发室等功能区,引入自动化全控设备,构建起“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的全链条体系。届时,田间鲜品将在家门口转化为地瓜泥、葛根茶等附加值产品,每斤价值可提升3倍,让土物产真正卖出“金身价”。 产业链的强健,离不开要素保障的持续“输血”。在“五合一”机制“要素保障”环节,该镇乡村振兴公司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浦城支行达成700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授信,首批520万元已注入加工基地建设。“今年预计每亩地瓜6000斤,按0.7元/斤保底价算,农户每亩纯收入能达2000余元,而加工后的产品溢价将让分红蛋糕越做越大。”王红算起经济账时难掩笑意。 如今,田垄间的绿意正蔓延成产业兴旺的鲜活底色,农户的笑容勾勒出百姓富足的生动轮廓,一幅“产业扎根乡土、富足惠及万家、和美浸润乡村”的振兴画卷正在该镇徐徐铺展。 据悉,浦城县以深化“五合一”机制为核心纽带,将产业振兴链条深度嵌入全域发展环节,协同之力持续增强,精心构建“二试带多点”的农文旅融合、生态康养全域产业布局,不断提升资源附加值,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全方位激活乡村经济发展动能。(徐裕 叶彦曦)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