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金融“活水”贯通产业链 浦城农业焕发新活力

2025-05-22 09:41:16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这笔贷款真是及时雨,三天就到账,这下我可以放心生产了!”在浦城县石陂镇申明村的田间,陈氏泰优水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陈兆武看着来回穿梭的插秧机,难掩喜悦之情。一旁,农行浦城支行客户经理仔细询问资金使用情况,田埂上的这场对话,是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客户经理和陈兆武在育秧大棚查看秧苗情况

“我们对涉农主体进行‘精准画像’,就是要让资金跑在农忙前。”农行浦城石陂支行主任兰海龄介绍。今年,陈兆武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却因采购插秧机、旋耕机等设备面临资金缺口。农行得知消息后,迅速组建金融服务队当天上门对接,通过“乡村振兴人才贷”农业金融通道,仅用3天便完成50万元贷款审批发放。“如今,我这4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已实现全程机械化运作,无人机精准施肥,人工成本降低,耕作效率大大提升。”陈兆武喜笑颜开。

同样在临江镇锦城村,科技特派员周小荣也感受到了金融“及时雨”的力量。他的千亩农场里,再生稻种植急需资金采购种子、化肥和新型农机。农行深入调研和评估后,为其发放了30万元“科特e贷”。“有了这笔钱,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能提前落地!”资金的支持不仅让周小荣实现了农田精细化管理,还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

客户经理和周小荣深入田地调研和评估

“有了银行的资金支持,加上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今年再生稻的收成肯定差不了。”周小荣感慨地说。同时,他还主动向周边农户传授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区域农业升级“领头雁”,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金融力量改变了浦城农业生产方式。20多年来,依托福建实践探索并推广至全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农行衍生出“科特e贷”,涵盖“乡村振兴人才贷”“新才e贷”“乡土科特e贷”“网捷贷”“惠农e贷”等五项子产品,最高授信额度可达1000万元。凭借纯信用、低利率、灵活担保的优势,为科技特派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

该产品不仅能助力农业技术研发推广,更将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力。据悉,受益于农行特色信贷的农户,浦城已有4125户,贷款余额突破5.4亿元。

在福建旭禾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粒稻谷要经过12道精密工序,脱壳、谷糙分离、色选、抛光……一切的起点,是农行持续18年的信贷支持。“从2007年的800万元初创贷款到如今的3000万元技改资金,金融支持让我们在持续拓展和迭代升级上更有底气。”福建旭禾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秋生说。

如今,旭禾米业以高于市场价5%到20%的价格收购稻谷,既保障了农户收益、企业稳定了粮源,也擦亮了“浦城大米”的金字招牌,构建起“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增质”的三赢格局。

眼下,农行浦城支行组建的多支金融服务队正活跃在各乡镇,通过对接村两委、绘制农户需求白名单,确保金融服务不漏一户、不误农时。未来,该行将继续深化产业链金融合作,探索供应链融资新模式,加大农业特色信贷支持,让金融“活水”持续浇灌乡村事业,守稳“福建粮仓”。(徐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