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茶香承泰斗 百年匠心绿生金
2025-04-09 10:20:41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浦城县忠信镇上同村的杨处茶园处处充满生机。4月7日上午,来自省内外茶学专家、朱寿虞家属及茶农齐聚茶园,举行“朱寿虞先生引种优良品种保护基地”立牌仪式。 “朱寿虞先生引种优良品种保护基地”立牌仪式 朱寿虞先生引种优良品种保护基地 “这片由茶学泰斗朱寿虞于20世纪80年代引种的126亩茶园,至今生长繁盛,生机蓬勃,经历位茶人的守护,被很好地保留下来,成了绿金之山。”浦城县海峡茶叶交流协会顾问王德仁介绍,朱寿虞的精神,受人崇尚,使人敬仰;他的匠心,如似茶香,他的品德,如是茶韵。 据悉,朱寿虞先生,1956年毕业于浙江农学院茶学系,在闽北从事茶叶技术推广50余年,曾任南平市茶叶学会荣誉理事;1966年,调至浦城仙阳茶场负责茶叶生产,开荒建设高标准茶园五千亩,成为全省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国营茶场;1982年,调至浦城县茶叶管理总站,同时兼任茶叶技校教师,为培养优秀茶叶人才继续贡献力量;1994年,退休后参加浦城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科技服务团,指导建设优质、高产无公害茶园及产销服务,2005年被南平市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查看茶叶长势 “看到父亲亲手栽植的茶园长势喜人,甚是欣喜,这也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受邀而来的朱寿虞子女朱文伟、朱文如深有感触,他们俯下身查看老茶树,一株株布满苔藓的枝干像是诉说着往年故事。朱文伟回忆,其父亲退休后始终关注浦城茶叶事业发展,常回到浦城,帮助茶企改进工艺,到茶山指导茶农。 “茶园的肉桂、毛蟹、铁观音、黄旦都是朱老当年亲手栽的,今天终于有了‘名分’。目前,正在打造浦城青茶‘朱传寿桂’这个因朱寿虞老茶人而生的品牌,希望未来能越来越好。”茶园管理者魏小华指尖轻捻新芽激动地说道,当年正是看中浦城的山好水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种植历史,于是2007年成立浦城县十八里华胜茶厂。魏小华和妻子张菊花,对朱寿虞留下的茶树钟爱有加,视若珍宝,精心管理。同时,魏小华夫妻俩还刻苦学习朱寿虞传承弟子的制茶工艺,用这茶园的茶叶,细心加工,争创品牌。在往年浦城的斗茶大赛中,他们分别获得肉桂茶、水仙、小种三个茶王奖,品种茶金奖,及丹桂小种,丹桂青茶(乌龙)等7个金奖。 王德仁先生为茶题名“朱传寿桂” 山风拂过,百年茶香与新芽的清冽气息交织,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创新的时代故事。“通过立牌,我们可以让这片茶园更好地生长,继续把这片茶园保存好,把我们朱寿虞先生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发扬光大,助推我们浦城‘三茶’的发展,也带动各位茶人增收致富,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浦城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张明泰说,浦城茶叶的栽培历史已有千余年,目前拥有3万余亩茶园,近年来,浦城县围绕“三茶”统筹发展,深入挖掘茶文化,打造推广丹桂花茶、抹茶等浦城特色品牌,大力推动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连丽云)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