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4-04-03 09:39:32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林子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弘扬工匠精神,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其根本任务是引导青年学生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工匠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就是要提高青年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时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培养可靠的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可用的人才”“培养更多的人才”,不断提高适应性和贡献度,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培养可靠的人才

职业教育的初衷是培养“工匠”,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学校党委应强化政治责任,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将工匠精神融入党建工作中,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技能水平,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才。

要立德树人,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中。职业院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配强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要”要求,锻造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好地发挥思政“金课”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的作用,打造学校特色化思政育人品牌,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加强对大国工匠精神的学思践悟,把“大思政课”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通。

要强化政治建设,建强战斗堡垒。要加强党委班子成员、院系党政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建设。要深化“头雁引领”工程,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和校长沟通工作机制、校系两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要建立健全“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党建责任体系,形成党建、思政有人抓、有人管、有能力抓、懂得抓的良好局面、浓厚氛围,以“工匠精神”培育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推动党建和立德树人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战斗先锋作用。

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养守匠心的时代新人。以“三全育人”引领工匠精神培育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经验,也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德育创举。职业院校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以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重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大力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职场适应力,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培养行行出状元的时代工匠。

◆坚持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专业,培养需要的人才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作为劳动者的大国工匠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人才支持。职业教育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其专业建设事关职业教育的根本。职业院校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主动积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聚焦经济社会需要,提高职业教育培养供给侧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的程度。

要契合产业设置专业。要鼓励和支持与区域产业发展发展高度契合、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优先发展新兴专业。坚持专业动态调整,适度超前,实现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要健全职业院校专业评估机制。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支持职业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灵活自主设置专业,优化专业设置。鼓励各级职业院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一校一策”,该新建专业的应及时增设,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群与区域经济产业群高度契合。

要加快专业建设数字化转型。职业院校要对接企业生产服务智能化建设需要,以高水平专业群赋能传统专业群数字化改造,促进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专业群升级转型,提升教育数字化底座,共建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目标实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发展,培养可用的人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产业和企业,培养大国工匠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要高质量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及政策体系;协调组织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产业联合体。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与园区、行业、企业成立产教联合体,通过产教联合体,做强骨干企业,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要坚持工学结合,提升育人质量。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校企合作转变,要教给学生实际本领,使他们毕业后有可能成为生产能手。要坚持校地、校行、校企真融真合。职业院校要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吸引引导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安排等,实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无缝对接。要组织学生进工厂、下工地进行实习、实训,动员工匠大师、劳模人物进校园,力促师资、课程、基地、文化、证书、科技深融深合,为全员育人凝聚强大合力。

要构建“专业教育—生涯教育—渠道拓展—就业跟踪”的循环机制,促进就业创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职业院校要将就业创业融入育人全过程、各个环节,使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增强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要的、“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多元集团化办学,培养更多的人才

“工匠精神”具有辐射效应和引领作用,要通过职业教育多元集团办学,有效发挥龙头职业院校的示范效应和平台优势,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实现区域内的跨界优质资源共享,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推动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发挥职业院校社会职能,帮助产业工人学历、技能提升。职业院校要积极与有关部门、企业、行业合作,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工匠学院”“厂中校”等,组织产业工人、社会职工学历培训。可围绕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开设技能提升班,举办无人机操作员、互联网营销师等职工技能竞赛。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设立劳模工匠工作室,让劳模工匠进课堂,聘请劳模工匠作为学生导师,开展传帮带活动。针对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开展“学历+技能”的职业培训。

要充分发挥职教联盟、教职委的作用,帮助区域中高职发展。职教联盟、优质职业院校在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贯通、实训基地共建、技能大赛联办、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要积极开展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常态化开展教学交流研讨,加强教科研机构协作和信息资源共享,助力提升县区中高职育人水平。

要推动集团化办学,建好“县域校区”。为了给县域产业工人就近、就地提供学历、技术技能培训,也为县域的职业中专注入发展活力、动力,必须创新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院校向县域延伸,打造面向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职教集团,培养县域特色产业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作者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闽ICP备15018385号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