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实现垃圾分类和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有效衔接

2023-11-21 10:34:3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高 明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两网融合”是指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突破两个网络有效协同发展不配套的短板,实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减量化和再生资源回收的增量化。“两网融合”能够促进生活垃圾“大分流、细分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是实现垃圾分类目的的关键。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全国共有113个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福建福州市、莆田市和光泽县入选。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委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全国共有60个城市,福建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入选。因此,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设“无废城市”,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转型升级,打通“两网融合”堵点是福建省的一项必然任务。

目前,“两网融合”的堵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两网融合”存在“断头”。一是“两网”未达到有效对接。目前,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源头投放、收运系统、处置末端三个环节的统筹,也未实现投放站点、作业队伍、设施场地的共享,导致垃圾分类停留“半途”。二是管理不统一。“生活垃圾清运网”由政府供养,环卫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网”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三轮车”和回收站组成,没有政府补贴,他们愿意回收值钱的废旧物,对不值钱、不便运输的不感兴趣。三是利益链上缺乏传递。居民按照垃圾分类规定整理和投递可回收物,没有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居民没有获利或获利很低,反过来影响垃圾分类。

其次,回收路径中有“梗阻”。一是低值废旧资源回收不畅。废玻璃、废塑料膜、废复合包装等低值废旧资源,由于回收利润低,缺乏回收的积极性,除发电焚烧外,大部分品种资源化回收利用率不超过30%。二是回收场地和物流交通受限。由于废旧物资回收不属于“高端大气”的行业,许多回收点无固定场所,小区周边缺乏交售网点和接驳点,致使许多可回收物当作垃圾投放,造成固废回收率低。三是缺乏区域分拣中心。目前废旧资源分拣中心多数为企业内部自营,分拣效率和综合处置率不高。

第三,“两网融合”缺乏动力。一是“两网”由多个部门分头负责。不同主体各管一摊,牵头单位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管理体制上存在“两网分离”。二是废旧资源回收行业门槛低,以流动性收购为主,回收市场秩序混乱。三是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由于再生资源的后端深度加工不够,产出附加值低,对产业链带动弱,影响“垃圾”转变为“资源”的动力。

实现“两网融合”,必须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构建全品类回收、精细化分拣、市场化处置、全过程监管的“两网融合”模式,建立“共管、共用、共享”的融合机制。

首先,推进“两网”资源融合。一是统一布局。按照“前端分类收集、中端规范运输、末端集中处置”,规划设置可回收物交投点、街道中转站或区域分拣中心,构建“点—站—中心”三级规范收运体系。二是场地共用。鼓励居民小区调整垃圾厢房、环卫垃圾中转站空间布局,建设可回收物暂存点、再生资源分拣站,形成兼具两种功能的“两网融合”网点,定时对小区可回收物进行回收。三是人员融合使用。鼓励龙头再生资源企业,探索“一岗双职”和“一岗双责”合作回收新模式,鼓励社区保洁员、环卫工人和再生资源回收人员同时相互兼职。

其次,畅通“融合”路径。一是完善分拣中心,分类推进综合型分拣中心和专业型分拣中心建设。按照下游再生原料、再生产品相关标准要求,提升再生资源回收环节处理能力,提升集约化规模化运营水平。二是补强低值可回收物加工利用链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低值可回收物收运处置进行补贴,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参与回收。三是实施协同调度管理。建立行业标准,完善计量数据系统,推进“两网”车辆等设施设备统一使用,一体化运作。

第三,搭建“融合”数据服务平台。一是建设可回收物平台。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智能云秤、GPS运输系统等多端口连接,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运用互联网平台、微信小程序等,实现网上预约、上门回收,线上线下协同。二是营造资源环境氛围。建设具备垃圾分类宣传和固废回收等复合功能的网络服务平台。三是推行分类积分制,保障居民累计积分兑换现金或生活用品。

第四,以“以废养废”模式增强“融合”动力。一是尽快确立福建省各市县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定价清单。按照居民和非居民两类,制定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及实施细则,以增强“无废城市”建设的经费保障。二是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回收网络健全、产业规模较大、研发能力较强、技术装备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的重点回收企业,带动回收产业链发展。三是建设“城市矿产”园区。支持再生资源产业园等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四是规范回收市场秩序,保障废旧物资交售者和回收经营者的积极性。

第五,建立“融合”管理体系。一是推进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试点“两网融合”一体化,探索人员、车辆及设备、分类屋和回收场点、组织和利益等方面的整合。二是实施“一网化”监管。整合信息资源,把福建省生态云平台环境监控信息、垃圾分类和废旧物资回收等数据信息“一网化”,提供政策落实的依据。三是探索产业链式的管理,发展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健全产业闭环,增强“两网融合”的内生动力和稳定性。

(作者为福州大学福建绿色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闽ICP备15018385号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