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谷雨】以林区警长制 促生态长久治
2022-04-20 11:04:16 来源:县森林公安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浦城林区,林地面积407.9万亩,是福建省第三大林业重点县。境内山峦叠翠、郁郁苍苍、溪水潺潺。新时代、新征程,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浦城县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浦城县公安局展现新思维、新担当,创新生态警务机制,建立林区“林长+警长”、“一警一队”和“生态警务驿站”等新生态警务模式,取得森林生态资源管护、治理新成效。2021年林区发案数同比下降17%;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36%,山更青、水更绿,林区更和谐,群众更满意了。 建立健全“林长+警长”工作机制,构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监管大格局 依照林长制建立以县、乡镇(街道)和行政村为责任区的三级警长负责制 即全县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由县公安局局长担任警长、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担任副警长,乡镇(街道)林区由森林派出所所长担任警长,各行政村林区由森林派出所责任辖区民警担任警长的三级警长负责制。警长制的建立,配置县级警长1人、副警长1人,乡镇(街道)警长7人,村警长23人,进一步夯实了森林公安民警职责,构筑了县、乡镇、村三级警长责任体系,为森林资源保护护航。 增强联勤协作,构建综合监管大格局 依托县林长办“林长+”共建共治联动协作机制,加强了公安机关同检察院、法院、林业、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行刑衔接、综合执法等协作机制。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协作有序、综合监管、保护有力的生态保护监管大格局。2021年会同林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执法达30余场次,立案侦办非法猎捕、杀害、贩卖野生动物刑事案件11起,破案11起、抓获13人。会同林业、检察、法院等部门侦办非法侵占林地刑事案件3起,林业行政案件7起,复绿林地52亩。 推行村林区“一警一队”管护模式,组建专职“生态巡护”队伍,建立“生态巡护警务机制” 为筑牢森林源头管控,浦城森警大队以“林长+警长”制为基础,在村林区建立“一警一队”警务模式。“一警”即警长负责制,“一队”即建立生态巡护队伍,以“一警一队”结合联勤管控构筑网格化防护体系,实现林区源头网格化管理。乡镇(街道)警长、村警长根据责任林区实际,依托林长制专职护林员、国有林护林员、生态公益林护林员、乡村扑火队员为有生力量,组建专职生态巡护队伍,常态化开展日常山林巡护。生态巡护警务机制,具有让民警走出派出所,深入林区群众,深入山林源头,及时发现警情,方便群众报警求助,及时解决涉林矛盾纠纷等优势。实现林区发案打早、打小,及时调处涉林矛盾纠纷,将一些案事件调处、平息于萌芽状态,有效促进森林源头治安防护。目前,浦城林区专兼职护林队员358人,实现对全县407万亩林地全覆盖、无死角巡护。2021年,浦城森警大队立森林刑事案件48起,破案35起,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推行村林区“一警一队”管护模式 智慧赋能生态警务,进一步提升打击效能 浦城森警大队近年来紧密结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积极与省、市森林公安机关沟通,借助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的契机,重投入,大力实施“智慧警务”,推进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打造林区治安监控“天眼”工程 投资500余万元在重点林区道路、出入口、大面积偏远林区、案件多发林区安装视频监控,并在大队建立指挥情报中心。目前,全县林区有298个高清摄像头和130个抓拍单元,对出入林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时时监控,监控视频、图片和数据全部传入指挥中心,实现案件办理视频巡查、固定证据、预警布控、指挥作战等功能,提升快速作战能力。水北街镇黄碧村生态公益林被滥伐24立方米一案,滥伐林木不知去向,水北森林派出所利用视频监控导侦,只用三天时间即侦破此案,获得黄碧村村委干部的一致赞许。 打造林区治安监控“天眼”工程 实施生态巡护线上监管 在基层森林派出所警长办公室、生态警务驿站引进护林巡护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卫星地图,时时查看巡护队员的巡护路线、轨迹,哪里发案,精确制导。巡护人员手机植入护林软件,可以时时记录、发送巡护信息、图片,供警长办公室值班人员查看、监督,实现“键上”指挥调度掌控林区情况。2022年1月至3月,水北森林派出所生态巡护智慧管理平台共收集情报信息46条,其中盗滥伐林木案件信息35条,立刑事案件3起,林政案件3起;非法狩猎案2起,立2起;森林火灾、火警9条。 逐步提高森警执法信息化水平 在大队及七个森林派出所建立规范化办案场所8个,配齐公安网电脑、同步录音录像、嫌疑人信息采集仪等信息化设备。为办案民警配置移动电脑、执法记录仪、警务通等警用设备,以警务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警务效能。 延伸拓展生态服务警务,努力创建平安、和谐、美丽林区。 延伸森林派出所警务,大力推进林区“生态警务驿站”建设。 设立“生态警务驿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休要求、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也是改革创新森林警察新警务模式,是进一步探索建立联勤联动联处机制的新举措。长期以来,森林警察都没有“窗口”单位,为群众服务项目也不多。为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实现林区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森林警察的一些实实在在的服务,浦城森警大队着力打造并大力推进集森林生态案事件报警求助、护林巡防、普法宣传、涉林矛盾纠纷调处、生态基础信息采集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警务驿站”建设。“生态警务驿站”建立后,将重点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前哨作用,及时接报处理涉野生动物,涉生态环境的报警和投诉;同时作为公安机关的驻村警务助理,作为“生态巡护”警务机制中的重要一环,“生态警务驿站”也将积板发挥社会综合治理作用,实现“多元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零距离服务”的创建目标,使之成为浦城人民身边的“便利店”、“安全站”。目前,水北森林派出所大面积生态公益林“观前”片区生态警务驿站已经建成并发挥成效。2022年第一季度,“观前”片区生态警务驿站开展普法宣传10余场次,分发森林、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传单300余份,调解涉林纠纷2起,收集情报信息40余条。 生态警务驿站观前片区 首创“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展馆”,开展普法宣传与教育活动。 为提升林区群众守法意识,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浦城森警大队在水北森林派出所新办公楼顶层建设400平方米的“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展馆”。展馆利用3D技术、音视频、图片等信息技术展出浦城本土野生植物107科185属208种,野生动物标本80种111支(含国家一级保护2种、二级保护16种、三有保护41种及濒危物种21种)。2021年开展对外宣传100余场次,教育教学17场次,到达良好的法律意识普及与宣教效果。 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展馆 常态化开展景区、非景区安全隐患排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旅游、到森林“氧吧”走走成为一种美好生活需求。为确保群众森林旅游、郊游安全,浦城森警大队发挥“群众需求、就是警务方向”的人文精神,联合警长制应急管理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等协作部门常态化开展景区、非景区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安全隐患排查。2021年分别在城区、城郊的仙楼山森林公园、樟元山森林公园、十里莲塘山桥景区,偏远林区的匡山国家森林公园、非景区茶坪生态旅游点等百姓常去的旅游休闲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为群众森林旅游、郊游提供安全保障。 |
相关阅读:
- [04-20] 浦城县在全市率先具备24小时完成全员核酸检测能力
- [04-20] 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向浦城一中捐赠100万元
- [04-20] 帮外出乡亲“顾好家” 让疫情防控“有温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