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12-08 10:39:00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与实践,选择了历史正确的一边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走过了一条悲壮坎坷之路。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动卷入资产阶级主导的现代化整体格局中。自此,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挽救民族于危难,奋起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谋划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构建现代化格局时,通过“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统筹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资源,把外部资源作为一方面重要资源,进行了总体考虑。毛泽东同志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从苏联获得14亿美元贷款,用于引进156套成套设备,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正确分析当时世界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提出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1980年8月,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坚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自身现代化建设最新实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主张以贸易平衡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主动扩大进口并连续举办进博会,让更多国家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我国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构建沿边地区开放新平台,全面推进双向开放,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国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捍卫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已经赢得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