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11-10 11:31:11  来源:《求是》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深刻把握我国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三方面举措。作为COP15东道国,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出台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减缓全球升温,降低由于极端天气增多、气象及自然灾害频发带来的生态系统退化和物种灭绝风险。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也有助于从整体上改善环境质量、增加碳汇功能、减缓气候变化,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这三方面务实而有力度的举措,展示了我国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雄心与行动,将有力引导各方调动更多资源、采取务实举措,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建立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边治理、合作共赢的机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新贡献。

生态系统持续修复,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实施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2004年以来,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每5年一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2000—2017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我国贡献比例约25%,居世界首位。2016—2020年期间,累计整治修复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积极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25%,划定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在经济最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全力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和恢复,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

政策法规不断健全,保护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发布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颁布和修订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种子法、长江保护法等20多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修订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组织开展全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观测网络,完善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等相关技术和标准体系。深入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2016—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3524亿元,为平衡生态保护地区和生态受益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破坏生态系统、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的行为“零容忍”,将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区、围湖占湖、毁坏湿地等行为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连续5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实施跨部门、跨区域和跨国联合执法行动,5000多个重点问题得到整改。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行动体系基本形成。


1  2  3  4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10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