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10-21 09:20:43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历史是一步一步前进和发展的。从辛亥革命爆发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相隔不到十年。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早年都参加过辛亥革命。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朱德等人年轻时都是同盟会的骨干。陈独秀是当时革命团体岳王会的领导人,辛亥革命那一年担任过独立后的安徽都督府秘书长;毛泽东在湖南起义时的新军中当过兵。不少早期共产党人正是先投身到辛亥革命中或受到它的深刻影响,提高了爱国主义和民主觉悟,以后又察觉到它的根本缺陷,继续探索前进,最终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人。这中间有继承有发展,存在着清楚的前后相续的传承关系。

就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再过三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随着客观条件的成熟,无产阶级队伍的日渐扩大,工人运动发展起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个最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的党,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正确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民族复兴从此有了坚强正确的领导者。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斗争遭受严重挫折时,中国共产党及时向他伸出真诚的援手,帮助国民党改组,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革命的新高涨。他逝世后,中国共产党忠实继承了他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华民族依据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两大目标。反帝,就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反封建,首先要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才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准备。所以毛泽东同志提醒我们,研究党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道路决定命运。百余年历史巨变得出科学结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发扬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什么是中华民族,这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早就习以为常:它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但人们也可以反过来问:世界上存在着不少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但它们都没有被统称为某某民族,且往往都在历史变迁中很快土崩瓦解、四分五裂。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费孝通先生把它称为“多元一体”:即56个民族又形成一个共同民族——中华民族,它是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放眼世界,这种现象如果说不是独特的,至少是罕见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主要是在辛亥革命酝酿和爆发前后发展起来的。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起草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响亮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就是要共同实现民族复兴。在推动革命发展的进程中,仁人志士们自觉提出并逐步完善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概念。


1  2  3  4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10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