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浦城:“三新”聚力破难题 青年返乡有保障

2025-11-04 15:19:11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家乡有土地、有人力、有资源、有红利,降低了创业门槛。感谢人社局的扶持政策,为我们返乡创业添了力,解了压。”参加完青年创业资源对接活动的创业青年代表罗文花说。

近年来,浦城县紧扣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以“新理念、新探索、新举措”为抓手,打通青年返乡“引育留用”全链条,破解创业就业痛点难点,让越来越多像罗文花这样的青年扎根家乡、建功乡村。

浦城县返乡创业青年联盟成立仪式

从“急功近利”到“细水长流”

让青年“想回来”

“引才不能只看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关键是让青年看到家乡的发展潜力,愿意回来、能留下来。”浦城县委组织部人才股股长徐文超说,浦城县摒弃“短期突击”的引才思维,转而以“产业聚才、数据揽才、乡情招才”的方式,全方位吸引青年人才回流。

“我们成立浦城县返乡创业青年联盟,同时聘请8名创业导师,是希望给浦城返乡创业青年搭建一个交流互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让更多浦城青年投身到家乡建设中。”浦城团县委副书记季婧婕说。浦城县还依托乡村振兴公司、共富工坊等经营主体,围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开发出运营管理、电商销售、技术教学等54个精准岗位。

此外,浦城县还招募38名浦城籍高校学子担任“引育志愿者”,通过校园宣讲、线上社群等方式传播家乡政策,目前已吸引211名大学生返浦留浦。

乡情乡愁更是引才的“暖心纽带”。浦城县搭建20余个浦城籍在校大学生微信联络群,覆盖3000余人,定向联络162名“双一流”高校、419名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摸排返乡意向。同时,浦城县依托“村社上报+乡镇审核”机制,对40周岁以下应往届大学生的学历、专业、就业意向等信息进行全面摸排,建立起2600余人的动态人才档案。“看到推送的政策红利,我果断回来了!”返乡创业青年王瀚涛说,通过这一平台,他快速找到了自己的创业赛道。

截至目前,浦城县已吸引289名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创造岗位230余个,带动380余人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达2.6万元。

返乡青年“90后村支书”杨欢在果园直播(资料图片)

从“碎片化”到“系统化”

让青年“能成才”

“引来人才只是第一步,得让他们在浦城‘学得会、用得上、能发展’。”浦城县人社局就业股负责人林阿静介绍。

为了汇聚高校智力、推动校地资源深度融合,浦城县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共建了“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吸引300名大学生参与实践,推动人才、资源、项目、阵地“四维融合”。同时还设计了8条“美育研学”路线,吸引26所高校团队来浦调研,非遗文化传承、文旅IP打造等课题成果已转化为实际项目。

针对电商运营、创业孵化等需求,浦城县常态化开展“一村一品一主播”“马兰花创业培训”“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等11场活动,覆盖500余名青年。

“如今电商行业发展迅猛,培训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让我开阔了直播助农的视野。”2021年返乡的杨欢,现在已是仙阳镇百丈村党支部书记,她以“90后村支书”的身份,凭借“短视频+直播”,在分享乡村生活、讲述浦城故事的同时,帮助村民把控质量,筛选适合销售的农产品,为当地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

培训为青年创业注入“软实力”,而优质的创业载体与新业态布局,则为青年梦想落地提供了坚实“硬支撑”。

浦城县投入1.6亿元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打造仙阳镇阳泉文化艺术村、万安乡大游梓溪塘、富岭镇瑞安溪林里等21处优质资源,培育咖啡屋、特色农家乐、农产品展销区等16项文旅新业态。截至目前,这些新业态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旅游及关联产业增收320余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14个。

返乡青年苏治宇在田间查看水稻种子结实率(资料图片)

从“留住身”到“留住心”

让青年“愿扎根”

要让青年留下来,不仅要给青年干事的平台,更要解决青年的后顾之忧,让青年在浦城感受到家的温暖。

针对青年“住房难”问题,浦城县推出“拎包即住”免租人才公寓“一张床”服务,整合2处13间空置房源,满足短期实习、创业过渡等需求,优化购房及安家补助申领流程,全面落实“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截至目前,已受理补助申请47件,累计网签882套、9.15万平方米,网签量领跑南平市。

“之前担心买房压力大,共有产权房政策帮我解决了难题,首付低,现在终于在浦城有了自己的家。”刚办完网签手续的创业青年林女士说,住房有着落,干事更安心。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也是青年创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支持青年返乡创业要有实招,截至目前,浦城县发放人才补贴30.4万元,为返乡青年提供7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创业初期缺资金买加工设备,县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顺利引进烘干机、精选机等设备。”返乡青年苏治宇说。同时,浦城县还成立南平市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组建企业HR联盟,搭建1200人规模人才信息库,推动人才供需“无缝对接”;出台生物医药(制造)产业人才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支持青年入乡发展十条措施等专项政策,以“真金白银”的举措为青年营造“归属感强、获得感足”的创业就业环境。

乡村振兴扬帆正劲,青年“洄游”已成潮流。当更多年轻人带着热情与智慧扎根乡土,乡村将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而是充满机遇的希望田野。“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引育留用’全链条保障机制,让更多青年扎根浦城、建设浦城,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浦城团县委书记陈林基说。(曹歆雨 邱春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10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