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非遗亮相中国人民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
| 2025-10-31 10:29:38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10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届“人民艺术论坛”暨“人民艺术·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开幕,浦城16件剪纸产品、8件大口窑青白瓷产品亮相该展。据悉,此次主题展将持续一个月,为浦城非遗搭建起面向高校与社会公众的文化展示平台。 
 
 浦城剪纸产品亮相该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冬梅、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口窑青白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雪芳还参加了“人民艺术论坛”系列活动——“焕彩出新:非遗的跨界对话与融合创新”专题学术论坛,并分别以《方寸剪纸,万千生活——让非遗在时代脉搏中绽放新光彩》《大口窑的前世今生》为题,分享浦城非遗特色和文化历史,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浦城剪纸已有1000余年历史,2008年,浦城县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2014年“浦城民间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近年来,随着创新探索的不断深入,浦城剪纸呈现形式和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不仅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海内外逐步提升,还带动了技能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为浦城剪纸的活态传承与持续发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浦城大口窑青白瓷产品亮相该展 浦城大口窑青白瓷烧造始于北宋中晚期,兴盛于南宋,产品经南浦溪通往闽江,销往海外,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品。1961年,“大口窑遗址”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浦城大口窑青白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 此次浦城两项非遗项目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论坛与主题展,不仅是对浦城剪纸、大口窑青白瓷文化价值的认可,更传递出非遗并非封存于博物馆的“老物件”,而是能够融入现代生活、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活态资源”的信号。论坛所形成的交流成果,将进一步推动浦城非遗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注入新动能。(马啟燕) | 
相关阅读: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