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05-17 09:28:52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把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基本方针,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进认同,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价值基础。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依靠各民族共存共荣、共建共享。只有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增强了,归属感认同感才能真正增强。

从历史上看,美好生活、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追求的愿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独贵独富,君子耻之”“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这些“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幸福安康的渴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压迫欺凌和剥削奴役的黑暗时刻,各族人民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一荣俱荣、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并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进入新时代,我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致力于民生建设,在充分考虑民族差异、区域差异的情况下,时刻瞄准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尤其是教育、医疗、住房等切身利益问题,综合运用多元治理、对口帮扶支援、兴边富民、脱贫攻坚等科学有力举措,帮助各民族在扎扎实实的发展中享受实实在在的成果,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增强中,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的满足感、荣誉感、归属感不断提升,共同体意识融入血脉,团结奋斗,互帮互助,互相带动,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闽ICP备15018385号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