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深化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的认识

2022-02-14 09:53:49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内需增长具有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

进入新发展阶段,更好扩大内需,关键在于增强消费对投资的牵引和拉动作用,依靠有效投资来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实现消费和投资的良性互促。总的来看,我国内需增长具有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

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消费升级具有很大潜力。预计到2025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将达到60%左右;“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将稳定在60%以上;服务消费将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预计未来十年年均增长9%。尽管商品消费将逐渐从以增量扩张为主转向以存量结构调整为主,但满足置换升级需求的市场规模仍然很大。

同时,我国消费创新发展的动力十分强劲。人口年龄及家庭结构变化促使消费需求不断细分。预计到2030年,“银发经济”规模可达2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将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展内需增长空间;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也将给消费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在消费升级和创新发展的牵引下,相关的投资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健康食品等满足服务消费和升级类商品消费的产业投资空间巨大;改善城市群和都市圈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满足绿色发展要求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投资需求旺盛;提升城乡居民教育、养老、托育需求的公共服务领域投资也将进入新的扩张期;在大型城市和都市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租赁住房、改善性住房需求等领域依然具有投资潜力。

关键是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

当前,有效扩大内需依然存在难点、堵点,面临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

适应消费升级和创新发展要求的供需动态平衡尚未形成。突出表现在供给和需求、投资和消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动态适配机制、协调分工格局尚未形成,使供给不能很好地匹配需求乃至创造需求。

流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流通作为实现消费的前提条件、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扩大内需具有支撑作用。当前,我国流通领域的新业态新场景供给不足,培育打造城市消费载体的力度偏弱,农村流通体系尚不完善,区域流通体系发展还不平衡,这些都对扩大消费和引导投资有所限制。

支撑消费持续升级和国内市场提质扩容的能力偏弱。收入分配结构尚需优化,居民基础消费能力有待提升;城乡社会政策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的意愿;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结构不稳,不利于总体消费水平的提升,也难以发挥其对消费创新的引领功能。

有利于释放消费需求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监管能力有待提升,统一透明可预期的监管体系有待建立,高效快速专业的行业治理机制还不完善,支撑消费创新发展和投资有效跟进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优化,服务业也需进一步扩大开放,等等。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