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的认识
2022-02-14 09:53:49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王 微 王 青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驱动经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有效扩大和更好满足国内需求,才能不断畅通国内大循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才能有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构筑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扩大内需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构建安全、可控、富有弹性和韧性的经济体系,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资源这个优势,并且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内需表现出不同以往的阶段性特征,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扩大内需的主要动力从投资需求转向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侧重点也随之转变。 我们说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就是既要发挥内需对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又要在增强创新引领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发挥内需对优化要素配置、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来看,完整内需体系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全领域,就是要实现对投资和消费、商品和服务、区域和城乡的全覆盖,使各类内需成为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大系统,有效畅通国内大循环;二是全周期,就是要遵循消费规律,针对消费者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科学研判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及趋势,培育、激活、壮大消费,提升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主导作用;三是全环节,就是要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不断优化和畅通社会再生产过程,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提升经济体系整体运行效率;四是全要素,就是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突出创新引领,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资金和数据要素市场功能,增强新要素对扩大内需的支撑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发展阶段坚持扩大内需,既要“有效扩大”,又要“更好满足”,二者是相互协同促进的关系,也是相互递进增强的关系。 “有效扩大”更多体现在“量”的扩张上,“更好满足”更多体现在“质”的提升上。在新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要打破投资和消费的瓶颈、堵点,推动内需在量上实现有效扩张,而且要在内容、载体、手段、理念和匹配度上实现投资和消费的质的提升,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有效扩大”更多面向目前被抑制的内需,“更好满足”更多面向创新发展催生出的新市场和新需求。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通投资和消费领域存在的堵点、断点,充分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同时要适应新的消费趋势与特征,引导投资方向,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的增长点,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有效扩大”是手段途径,“更好满足”是最终目的。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完善社会政策、提高创新能力等,增强扩大内需的质量和效率。立足增强投资和消费的协同性,通过提升内需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形成投资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动态优化适配机制,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