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坚持稳中求进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01-21 09:34:57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完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但同时,世纪疫情冲击叠加百年变局演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前,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已然开启,值此关键时期,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2年的经济工作指明了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坚持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6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同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由此,稳中求进从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谋划和科学决策,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和认识深化,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实践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字当头,以稳求进,以进促稳,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经济“稳”的基础日益巩固,“进”的态势持续增强。

针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与外部环境发生新问题新挑战的明显变化,2018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的要求,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进一步指明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越是接近目标,我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越大,各种难以预料和不可预知的风险与挑战也越多,唯有正确把握稳和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战略自信。

一方面,“稳”是“进”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数量和速度层面的积累。稳定压倒一切,没有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稳定,一切恐无从谈起,立足未稳的进可能就是冒进。因此,“稳”是主基调,是大局,不稳难以进。但稳绝不等同于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要尊重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立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条件和环境,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进”是“稳”的持续动力和目标方向,是结构、质量和效率层面的提升。没有重点领域的奋发有为,没有关键环节的有所进取,经济社会便难以获得源源不绝的内在发展动力,没有提质增效的进,就难以实现长期有效的稳。因此,“进”是方向,是目标,有进才更稳,同时也要防止出现违背常识,不顾及客观约束条件和承载能力的激进,“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总而言之,“稳”和“进”相互促进,彼此转化。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有利于我国实现今年经济平稳开局、向好发展,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