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2021-11-11 10:43:3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积极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门设置章节对此进行部署,提出“积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这为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明确了着力点。 发挥科学基金独特作用。科学基金在创新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独特作用,有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国家需求,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有力支撑。要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瞄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发挥科学基金独特作用。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进一步构建开放创新的合作生态,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从事科学研究。 务实推进国际合作项目。在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重要全球性问题面前,世界各国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要推进更加包容、紧密的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展开药物、疫苗、检测等领域的研究。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打造开放平台。开放平台建设是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探索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在我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我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把更多国外贤才“请进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国内创新主体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走出去”,在全球科技变革潮流中搏击风浪。积极“筑巢”“搭台”,推动建设国际创新资源开放合作平台、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服务中介等,利用科技打造文明交流互鉴之桥。 北京是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90多所大学、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北京发挥着高端引领、关键支撑、示范带动的重要作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部、北京市会同多个部门共同研究编制《“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这有助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努力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执笔:方 力 任晓刚)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