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民生 > 正文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实现良性互动的提案

2019-01-18 14:42:45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精彩提案

 

截至15日,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共收到政协委员提案98件,其中县政协各界别联络委、乡镇(街道)政协联络组提案22件;委员和委员联名提案76件,提案委员会共立案93件,其中经济建设20件,水利、交通、生态建设共15件,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方面27件,城乡建设、社会管理方面20件,其他方面11件。

 

目前,我县入选传统村落名录共17个,其中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个(观前村、山路村、徐墩村、永建村、洋溪村、叶山村和毛处村),入选福建传统村落名录10个(双同村、上同村、龙根村、东路村、珠山村、际洋村、百丈村、岱后村、浦潭村和锦城村)。这些历史悠久、形态各异、各具风情的传统村落,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如何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赋予产业特质,发展好当地特色产业,实现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达到既能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风貌,又能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效益的双赢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建议:

一、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开辟文化礼堂、乡村书房、理学讲堂、楼宇文化等各种文化业态,让古民居功能鲜活起来。如水北街镇观前村、忠信镇上同村、古楼乡叶山村等传统村落可通过打造“一村(楼)一景致”、“一村(楼)一特色”、“一村(楼)一主题”,以及历史名人文化(谢翱、詹体仁、叶文炳)、特色风俗、历史典故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地方文脉,重塑与营造乡村文化特色。

二、打造乡土产业项目品牌。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好山、好水、好资源”,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为铺垫、以村落文化为载体、以生态旅游为传媒,让文化特色与产业特色优势互补,达到共赢局面。如省级传统村落富岭镇双同村,可唱好绿色致富经,着力打造双同经济品牌,引导村民制作笋干、酸枣糕、野蜂蜜、高山茶叶、杨梅酒等特色农产品,打出匡山品牌。

三、促进“农旅融合”。打破休闲农庄、农家乐等传统乡村旅游套路,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历史价值,使农业景观成为旅游资源,让休闲旅游带动农业发展。如我县优势产业“浦城大米”,可结合传统村落的建设,开展“看米、玩米、吃米”等特色项目活动,规划设计观赏区:参观稻田景观、梯田景色、农户碾米厂,看白米制作过程、米酒配制工艺,欣赏掏米舞等民俗表演等;体验区:动手做米粽、兹粑、爆米花;品尝区:品尝各种特色米食。通过乡村体验、农耕文化,提升“浦城大米”品牌影响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