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人才策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2017-03-21 17:17:01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企以才治 业以才兴 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人才策略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聚天下英才,创绿康伟业”是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引进观。该公司转变传统观念,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策略,使公司高层次拔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016年,公司实现销售额3.94亿元、出口创汇4270万美元、纳税6145万元、净利润9000万元。
企以才治 引拔尖人才 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为吸引和留住生物制药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创设拔尖人才年薪制,实施项目奖励金、交通补贴等,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员工实行奖励,解决了专家学者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公司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不少专业技术人才。2011年引进韩国生物发酵学博士郑求宪先生,担任公司总工程师职务;2013年引进新加坡籍华人梁超博士,担任公司董事兼质量法规总监。2015年又引进韩国籍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博士崔相镕先生,担任公司总工程师助理一职,他们在生物发酵领域都拥有数十年丰富的工作经验。三位博士的引进也获得了我省和国家的认可及大力支持。郑博士自引进以来先后入选“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引进高端外专专家团队项目”,2015年荣获福建省“友谊奖”等荣誉;崔博士自引进以来先后入选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福建省“引进高端外专专家团队项目”。公司不但从国外引进了全职的专业技术人才,还与国外一些专业人才建立技术服务合作关系,2015年公司与巴西籍兽医学专业博士西尔维奥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他担任拉美地区的技术服务与市场开发工作;2016年聘请印度籍硕士克里希纳担任公司在南亚地区的市场开发经理。 引进拔尖人才,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梁超博士引领的质量法规团队,加大国际市场的法规注册力度,扩大了公司产品国际市场的销售,提升了该公司对市场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市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品美誉度逐年提高。生物制药专家郑博士、崔博士来到公司后,通过设计各种生物工程技术路线,进行菌种筛选方法的确定,筛选出高产菌株,同时进行发酵小试、中试以及大生产试验,优化新菌种所适应的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配方,以及最佳大生产发酵条件,总结出一条高效的生产工艺路线,填补了国内生产该兽药产品的空白,且该公司目前已达到年产10000吨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的生产能力,初步实现了该产品产业化。通过建立新的菌种诱变筛选方法及菌株生产能力鉴定方法,同时筛选出高产的生产菌株;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包括各种生产因素如PH、温度、溶氧等的研究,使公司杆菌肽产品发酵水平提升30%,解决了公司长期以来发酵水平的技术瓶颈。组织成立了FBI攻关小组和各产品的技术研发小组,并带领各小组从菌种、中试、大生产试验等一系列实验并取得成效,同时还建立技术研发激励机制提高了积极性。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生产技术要求高,因此对人员的要求就高,自2011年开始博士利用业余时间教员工英语,使公司内成长起了很多可顺畅用英语进行工作交流的员工,还到处搜集关于发酵方面的专业资料,对公司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为公司培养了一批在发酵领域优秀的技术人员,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引进外国专家后,推动了公司许多研发项目的进展,其中完成“新型兽药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产业化”项目及注册预计经济价值年销售额7000万元;项目小组每年完成攻关目标,较现有生产水平提高30%,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20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力推动企业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可增加就业人员33人,间接新增18个工作岗位。因此,本项目的实施还产生了积极显著的社会效益。
“和”字当头 环境留才 “人心齐,泰山移。企业发展,关键在于全体员工能否以厂为家,共同努力。”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潭平说,在绿康,员工之间,只有岗位分工不同,对企业贡献大小不同,而没有贵贱之分,公司管理层对每个员工都像家庭成员一样平等对待。公司成立党支部、工会、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组织有声有色,每位员工切身感受到是公司的主人。 走进绿康,一个“和”字,醒目地镌刻在公司大门入口处的一块巨石上。“员工来自五湖四海,要和和气气,团结就有战斗力。”公司总经办主任冯真武说。为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和结构,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进行校企业合作,成立华农绿康生物工程联合研究所,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定向委培专业技术人才。“委培生一回来,公司就安排以老带新,待如回归学子,创设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冯真武说。该公司按时发放员工的薪资,按政策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对员工子女考上大学进行奖励,对有困难员工进行爱心慰问并送去补助金。早在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会联合授予浦城绿康“全国创建劳动和谐关系模范企业”。
搭建平台 人尽其才 “待遇好,只是留住人才的基础。提供展示平台,人尽其才,实现人生价值,才是人才渴望的。”赖潭平说。对此,公司精选专业人才组成研发团队,搭建研究平台,发挥人才优势,化智慧为财富。 “结缘”高校,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姻,开展产学研合作。近年来,该公司先后与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地高校“结缘”,借助校方技术力量,合作研发微生物发酵新技术、新产品。近年来,公司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成功举办全国“苏云金芽孢杆菌高峰论坛”,邀请业内顶尖专家与会指导,开展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为促进人才成长打造了优质环境。 创新招聘合作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对有意向到绿康工作的本科生,经公司面试、笔试,素质测评通过者提前定向签约,并让签约学生到公司做毕业设计,提前接受绿康企业文化熏陶和工作技能训练,缩短员工成熟周期。对于硕士、博士等中高级人才和技术骨干,邀请到公司考察,以公司实力吸引人才。行业知名专家,该公司以项目为载体,采取合作、兼职、技术入股等方式,聘请研究所、高等院校专家、导师主持项目工作,带动其在研究所与高校的优秀助手、学生加盟绿康。邀请国内外知名技术研究(院)所在绿康设立研发中心,进行项目攻关研究和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合作。(王树瑜)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