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方式增活力 现代农业天地宽
2017-01-18 11:15:59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月11日,在富岭镇圆盘村,村民郑逢仙正在县农业局经作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建设钢构大棚。“目前已经建好5个,全部准备建10余个。”郑逢仙说,他流转了近300亩土地种植稻谷、烤烟等,今年建设20亩的现代农业大棚,将试点发展草莓、蔬菜等现代农业项目,转型做个“现代农民”。
郑逢仙的转变是浦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正逐步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市党代会结束后,我们迅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相关精神。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打好现代农业攻坚战’目标,坚持以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为方向,以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为重点,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说。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动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是我县破解传统农业不断增产但价格偏低的有力措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抓手。总投资59亿元的浦城圣农肉鸡全产业链项目,目前已经实现加工厂、饲料厂、生物质发电厂、污水处理厂等肉鸡加工项目的全产业链配置,2017年实现产值26亿元,在此基础上公司带动就业近5000人,其中农民工占到60%以上。近年来,该县树立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新思路,引进、培育出了圣农(浦城)公司、旭禾米业、仙芝科技、木樨园等一大批现代化的农业龙头企业,2016年我县现代农业产值达50余亿元,并且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幅度增长。
丹桂、薏米、灵芝被称为“浦城新三宝”,由此衍生出的三项特色产业也是我县着力打造的现代农业“品牌”。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提升,这两年浦城薏米产销两旺,致富带动效益凸显。现全县已有薏米专业合作社14家,精深加工企业5家,薏米种植面积达2.3万亩,种植户6000余户,年销量4600余吨,纯收入超1.8亿元。近年来,我县以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为突破口,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创新;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种植基地,发展现代化农业园、乡村旅游等,扩大产业规模;推出多项地方标准,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向标准化转化,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二三产融合的可复制产业发展体系。2016年,我县“新三宝”产值已经达到近10亿元,特色产品远销海内外。
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县农业设施也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今年以来,我县完成建设农业温室大棚面积166.2亩,拨付补贴资金142.7万元;对17亩食用菌温控菇棚和引进的灵芝新品种做好跟踪服务;青岛昌盛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6月21日完成签约,下阶段将进行一期30MW农业光伏大棚1500亩的建设工作。投资1960万元的山桥村山桥畈禾天下现代农业项目,建设面积185亩,生产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种苗、蔬菜和中药材,现已开始前期的建设;梅丰甲鱼生态养殖场投资400万元,建设“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甲鱼养殖模式,填补了我县高新技术养殖的空白……据悉,我县目前已建成管厝官田沙里农场、莲塘山桥设施农业、水北黄碧设施农业等10余个现代设施农业经营组织。 (袁野 吴勇君)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