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困 让留守老人生活更幸福
2016-12-20 17:14:42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平坦的水泥村道上,老人们有的聚在一起闲话家常,有的在家门口劈柴,有的在售卖年货的车旁采买瓜子……近日,记者走进莲塘镇罗墩村,看到了一派祥和的景象。
罗墩村地处莲塘镇政府西部,距县城11公里,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只有三四百名留守老人,是县里的贫困村。2014年以来,县纪委与罗墩村结成帮扶对子,并下派监察局副局长徐忠到该村驻村蹲点,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通过每年积极向工商局、农业局、水利局等争取资金和项目扶持,做好村里民生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郑辉同志到村里调研时经常强调村干部要做好规划,多办为民益民的好事,在抓好产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要依法依规依纪办事,树立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
“以前的路坑坑洼洼,老人家走路都会摔倒,现在,村里的水泥路通到了每一户家门口。”村支书刘惠友说,自2014年以来,共投入38万元进行全村便道水泥硬化,并投资7万元完成了三个自然村的路灯安装,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点亮农村夜色。
留在村里的人基本以种植粮食和油菜为主,为实现机械化作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近两年来先后开通了4000多米机耕道,并完成了神仙岩到罗墩段1600米的水渠硬化,解决了近800亩的农田灌溉问题。冬季,村民们则采取撒播的方式种植油菜,既实现了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又美化了村庄环境。
“开了机耕道,采用机械化作业,省时又省力,村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找其他路子增加收入。”刘惠友说。杨兰标是村里的种植大户,通过从外出务工的村民手中流转土地40多亩,可年产稻谷四五万斤,再加上利用农闲时外出打零工,一年收入也有十来万。村民徐让弟则通过种植柰果、樱桃等水果来增加收入。“他种水果很注重管理,不用化肥,除虫也是晚上打起马灯利用虫子的趋光性灭虫。”徐忠说,很多城里人喜欢来这儿自助采摘。
今年,村里还将没人种植的山垅田流转给圣农集团建设两个肉鸡厂,既能增加收入,也能为村民就近提供就业机会。据刘惠友介绍,去年,全村共有29人15户贫困户,通过一年来对他们提供种植技术支持和补贴,2016年已经脱贫了14人,争取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 (邱春静 柳志勇 傅素萍)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