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华守梦
2016-02-24 08:59:57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散文 ) 王德仁
须知今岁今宵尽,顿觉明年明日催。
围炉守夜,曾是我乡梦里最深刻的年俗之一。老家在浦城的状元巷边,昔时的大年三十,吃完团圆饭,父母整理好橱事,升起大火盘,全家温馨团坐,逾午夜不睡,通宵达旦,好像守岁是过年的最后一道飨宴。
儿时,尚不知何谓守岁。见大人们都不肯睡觉,态度虔诚,神兮兮的,对他们那份意愿、执著、情怀,觉得好奇:守岁,到底在守什么?
上初中,读《东京梦华录》:“除夕,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寝,谓之守岁。”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明白,守岁就是辞旧迎新:守着即将过去的岁华,迎接新一年美好的梦想。
然而,童年的守岁,守的过程全然不知道,我醒来一定是躺在床铺,在温暖的被窝里,梦中从街巷的烟花鞭炮声里睁开双眼,望见床头柜上的新衣服上,放着一个装压岁钱的红包,还有一对通红、亮艳、透香的桔子。传统乡俗,大人让我新年的第一时间贺岁平安,获得清洁,走鸿运。
五十年代的孩子,盼过年不过是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能饱吃平时难以看见的鸡鸭鱼肉。然后,围着烧得红红的炭火盘,大人守岁,不停地侃老袓宗的故事,矇矇眬眬的我,却渐渐闭起眼睛,渐入睡梦:初一街头,我与小友们比赛炮竹,谁放的响?
“千万别睡呀。”父母笑呵呵地说:“我守着你大一岁,你守着我老一岁。”梦里依稀,记得沒“春晚”的少时,过年,上半夜大脑亢奋,祭拜祖宗,上了天地香,吃了长长的的年夜饭,全家人集在门前小院,我自告奋勇地,接过兄长的火柴,点燃“飞天雷”。烟火里,娘扶养我肩,只见欢颜的父亲朝她相视一笑:“小子又长高了,今年让他开门接春去。”
开始,我也兴奋的磨拳擦掌,信誓旦旦:“今夜,我决不睡。”不过,真到守夜时人的精神就疲倦,坐着坐着,上下眼皮老是亲近,我搓眼睛,提耳朵,洗冷水脸,全然失效,我惊奇是什么念想,居然能让长辈们熬过那漫长的一夜。在大人天南海北中,我拿起《古邑浦城》,翻起昔日街坊宋代章衡中魁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我桃灯夜读,犹入“状元梦”……突然,被一阵热烈鞭炮声惊醒,不是我打马衣锦回乡,已是正月到,大哥去开门迎春祈福。
初一早,全家吃桂花茶,哥问:“你昨晚又守梦啦。”我说:“守个香甜的状元梦”。大家听了乐成一团,哥笑,“美的你,八戒梦里背媳妇。”小弟妹们不解,追问:“状元?什么好‘汤元’,我们也要。”娘开心,手上的茶水洒在地,父亲喜得眉上扬,连连道:“好、好、很好,守岁就是守住梦想。”
往往,理想与机遇难相会。文革的岁月,我与“状元”无梦缘。同学上山下乡,我从军海疆。海防除夕,我在哨所守夜,守着祖国的平安。转业山区水电工地,我常在年夜守值,守住城乡的万家灯火。我想,这不也是一种岁华守梦么?
真正开始守岁是那年春节,我带妻携子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合家团圆,天伦之乐,热闹更加。看春晚节目,欢笑声里,只见父亲头发花白,娘的笑容好比菊花开,兄成家立业,弟妹长大。今晚,俩老的保留节目——守岁。我懂得,年复一年,俩老的守盼,是一生梦寐儿女子孙的吉祥幸福呵。
这个年夜,很长很长,但上有老下有小的我,沒有一点睡意,心里十分矛盾。辞旧,怀念过去最宝贵的就是时光,一寸光阴一寸金。韶华易逝,时光难留。看着时钟一分一秒过去,我深悟时间是生命的一部分,守岁,是一种天人合一,守住人的生命时间和人生情感。然而,冬去春来,佳梦无痕,时光匆匆,时间有限,无奈“千金易得,时光难求”。我真希望时光老人慢些走,守着人生的梦盼,守着父母一生不老。
“今古偏同此夜,贤愚同添一岁”。留住时光,依依不舍地“守时”,但是,告别过去,迎新的快乐又从我辞旧留恋的心底升起。“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看见早已梦睡的娇儿,我守盼新春早到,儿大一岁快成长。“春晚”谢幕,我“梦回大唐”,读起李白的诗:“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初一破晓,放下诗集的我,去开门迎接如约而至的“春之神”。
从此,我传承了守岁的家风。不过,时代发展,尔今守岁,倒不一定教人合家通夕不睡。对历史年文化的自信自觉,当弃去“达旦”的形式,扬“守岁”的精神,表达对旧年的盘点与惜怀,对新年的梦怀与寄冀,成为一种继往开来的新年风。
天行有常,又新岁华。已是年迈的我,郑重告诉儿孙,珍惜时光,守望年华,一定要守好人生最美的梦求:守好理想,是生命动力;守好志向,是真正才智;守好信念,是无价之宝;守好德操,是美丽灵魂;守好品行,是不朽名誉;守住诚信,是社会通行证;守住气节,是最美人格。祝愿天下岁华守梦人,守恋昨天,守住今天,守盼明天吧!
年夜守岁,这种古老的风俗虽已渐行远去,但岁华守望的国人梦怀,依旧是中华民族的永在。呵,中国梦,梦新华。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