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民生 > 正文

“黄金蛋”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2015-04-01 15:34:04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3月24日,在古楼乡大路村大路畈的田垄里,村民黄世洪正在给一垅垅竹荪地喷除草剂。

“我去年种了3.5亩竹荪,每亩产菇干200多斤,共产600多斤菇干。去年竹荪价格行情好,每斤菇干均价在90多元,毛收入在6万多元,除去成本纯收入也有5万余元。”黄世洪给记者细细地算了一笔账,今年他又扩种了一亩,争取多赚一点钱。

大路村是个高山村,大多是山垅田,每年只能种一季晚稻,收入不高。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都比较适合种植竹荪。近年来,村民们引进竹荪种植,产量好,价格高,不少人因此收入大增,村民们把竹荪亲切地称为“黄金蛋”。

与此同时,村里以往随处可见的竹屑、谷壳等废弃物,如今成了村民种植竹荪的“抢手货”,不少人还跑到附近其他乡镇的竹木制品加工厂,专门订购竹制品的下脚料。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是非常珍贵的素食材料,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菌中皇后”。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滋阴养血、益气补脑、止咳化痰及减少腹壁脂肪积储的功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动脉硬化及肥胖症等有良好疗效,还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近几年来,由于市场对竹荪需求量大增,所以价格也不断攀升。

据乡农技站负责人介绍,由于古楼乡具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水质好等优势,种出的竹荪风味独特,每年的产品都供不应求。该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鼓励农民发展竹荪富民产业。乡里农技站还派出技术员,入户指导种植。这样一来,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增,去年全乡种植竹荪200多亩,为村民带来300多万元的收入。今年,全乡370多亩竹荪已基本种植完成,进入田间管理阶段,8月份就可以采摘,预计可为村民带来500多万元的收入。(左贤斌 柳志勇 朱若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