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文艺文化 > 正文

闽派古琴创始人祝桐君旧藏任渭长《野牧图册》

2014-12-15 08:26:01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瞑琴室”主人为清代江苏扬州的施亮曾。工画驴,禀承家学,为人潇洒,有晋人贵遗风。

“鹤生”为清代江苏苏州人王世绅,亦工善画。

“桐孙”款印文为清代浙江嘉兴人朱桂孙,原名桐孙,为清代大儒朱彝尊使劲侄孙,官至监生。幼承祖训,受家学耳闻目濡,书近欧阳询,画仿倪云林小景,颇雅逸。

这里要为读者重点介绍的是《野牧图册》中钤有“与古斋祝氏藏”印文是清代浦城著名文人祝桐君。

祝桐君,名凤喈,(1805-1864年),书房斋名:“与古斋”,福建浦城城关人。自幼熟读诗书,19岁以父遗旧琴一张,向胞兄祝凤鸣(字秋斋)学琴精研数十年,一生与琴结下不解之缘,成为闽派古琴创始人之一。

祝家在清代为浦城望族,推崇文化教育,富甲一方,其家旧址为现在浦城县城关电视局、招待所一带,当年祝家面积宏大,雕梁画栋,再佐以山水园林。祝家藏古琴数十张,为藏古琴特在园林中拓地三弓,筑小楼两楹,选十二张精美古琴专贮之,古称“十二琴楼”,虽近市廛,然闹中求静,一几横琴,铮然绝响,成幽居胜境。曾接纳云游天下琴人、词家、诗客、名士。林则徐进京赴考时,途径浦城,亦在祝家花圆琴楼相聚,吟咏唱和。在浦城当地传为佳话。

祝桐君精通音律,不作俗韵,曾自创琴曲《风云际会》,曲中表露出他对晦暗时事的抨击以及希望自己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高尚志向。任浙江东防(今东阳)同知时常常携琴访友,宦游江浙,所至之处,名声大噪,求学者终绎不绝,深受当地文人雅士所青睐。

为了让学生能看懂古代琴谱,祝桐君首创在古代减字谱旁加注工尺谱,以助初学者能视谱自理,其琴操专著《与古斋琴论》目前仍被专家学者所研究称道。

至于祝桐君是如何收藏了任渭长的《野牧图册》现已无从知晓,任渭长英年早逝,只活了36岁,而祝桐君活了60岁,祝桐君早任渭长十余年出生,晚任渭长十余年离世,或许在祝桐君多年的携琴宦游中曾与任渭长有过邂逅也未可知,但从画中所钤印章我们知道这函《野牧图册》是祝桐君从藏友手中获得当无疑意,从任渭长这套画中的技法和表现山水人物的那份淡然都深深触动祝桐君作为琴者的心灵深处,我们知道山水、雅士、古琴始终是古代文人心中那份远离尘嚣的最爱,其形虽三,但他们清高自洁之性是一样的,任渭长所画的意境与琴者祝桐君的雅怀深深重叠在一起了,才会有后世的我们“怅望千秋洒一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慨叹。

注:任渭长《野牧图册》2005年09月已刊登在《收藏》杂志总第165期

1  2  3  4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10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