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低温寒潮防范应对工作提示
2024-12-16 10:20:28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提示一 指导农户分类落实防寒防冻的具体措施 农作物类,采用稻草覆盖、加盖小拱棚、增施有机肥等保温措施,提高作物御寒能力;设施温室大棚做好棚膜等检查,及时闭棚保温,适时通风降湿,必要时可采取多层覆盖等防寒措施;油菜地防寒工作方面,可畦面施用草木灰、有机肥、沟里灌水保温,还可进行根外喷肥如芸苔素内脂,磷酸二氢钾等。 果树类,及时合理施肥,针对易受冻的果树品种,因地制宜采取熏烟增温、树冠覆盖、树体包扎、树干刷白、果实套袋、根际培土、设置风障等措施。 食用菌类,对黑木耳等大田室外栽培食用菌,在寒潮来临前两天停止喷水,降低子实体湿度,提高抗冻能力。 茶叶类,对高山成龄茶园可采用无纺布、地膜或遮阳网直接覆盖茶树蓬面,及时对茶园中的积水排净;幼龄茶利用稻草或塑料薄膜在茶树行间进行覆盖,减轻极端低温给茶树带来的影响。 畜牧业类,加固栏舍,防止垮塌对人畜造成伤害,要做好保温防冻,针对裸露在外的供水管线在其上面覆盖或包裹稻草、秸杆、旧衣物、塑料、泡沫等,确保有效供水,同时增强动物营养并备好充足的饲料,储备兽药、疫苗,强化畜禽疫病防控,并进一步加强对养殖设施设备的巡查检修,准备好备用电源,特别做好幼畜雏禽的保温工作。 水产养殖业类,及时检修设施、增加蓄水、加强巡塘、科学投喂、处理冻伤。 (县农业农村局供稿) 提示二 做好供水、燃气、建筑工地等方面工作 制定应急预案,保障供应稳定 供水方面:供水企业须进一步完善冬季生产应急预案,科学合理安排供水调度,平衡管网压力,并提前储备充足的生产材料、防寒保温材料、备品备件及管网抢修物资(包括应急车辆、潜水泵、应急抢修所需管材、水表及各类配件等),保障城区居民用水供应稳定。 供气方面:各燃气企业须制定应急供气方案,确保在气源紧张的情况下,能够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气和采暖用气的供应。针对冬季用气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气源的筹备工作,积极与上游气源单位沟通协调,确保足额足量供气。 建筑工地方面:各建筑工地要根据低温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及冬季施工要求做好应急防范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加强安全排查,及时整改隐患 各供水、供气企业须在气温骤降前组织全面排查,对发现存在隐患的水表、供水管网、燃气场站、燃气管网等设备设施予以及时整改,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关键设施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供水、供气设施安全。提前对供水管网、机泵设备、高压线路、消防栓、燃气管道、阀门、调压器等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维护,更换老旧部件,对裸露设施进行保温处理,对重点部位如取水口、水池、水塔、阀门井、水表、闸阀等进行“穿衣戴帽”“围裹保温”等防寒防冻措施。 同时,供水企业还应密切监控水质、水量变化,确保供水厂源水充足稳定,并配合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国标要求进行水质检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寒潮期间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强化事故闭环监督管理,面对严寒天气该停工立即停工,该做好防护措施的要严格按规范做好防护措施,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值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 各供水、供气、建筑施工企业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值班制度,确保在低温寒潮天气期间24小时有专人值班值守,及时响应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并建立信息报告机制,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或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县住建局供稿) 提示三 做好道路运输安全工作 落实值班制度。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保证通讯畅通,局内专门设置值班联络员2人,组成专门安全应急工作群与交通联络群,确保不出现信息不对称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准确可靠的危险路段预警信息。 抓好人员物资保障与隐患数据库建设。成立2支应急保障队伍共计28人,应急车辆4辆,融雪剂5吨,多方筹集各类抢险车辆20辆、挖机1台、铲车2辆,各乡镇(街道)公路站准备好铁锹、洋镐、撬棍、铁锤、路面标志标牌等其他物资。 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境内公路开展巡查养护工作。加大公路巡查工作力度,全面排查山区等重点路段,及时处置病害、修复受损设施。各乡镇(街道)公路站在重点路段、关键部位,提前摆放锥桶标志标牌,加强高海拔路段巡查,重点对普通公路国省干线、急弯、长坡、易积水(积雪结冰)路段、危桥、危涵实时监控,落实隐患排查“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不留死角”。 (县交通运输局供稿)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