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浦城故事会 > 正文

红烧肉悦话

2024-09-25 10:35:15 余荣军 来源: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说起红烧肉,说着说着就会口舌生津,兴奋不已。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你心中的美食,我会脱口而出:红烧肉。如果有人问我,什么菜全国第一,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当然红烧肉。

红烧肉情愫,烙印于心,抹之不去,已然成了我成长经历中的一道绝美的风景线,且时看时新。我出生在浦城县永兴镇一个叫前墩的村子里,从懂事起就觉得红烧肉美味。每当村里晚起炊烟时,我能闻到哪家在烧肉。那香味总会让我流口水。但总是有整月不知肉味的时日,幸好门后是条河,在河里捣弄点小鱼小虾,摸点螺蛳什么的来解馋。不过,只要村上有人杀猪,妈妈总会想办法去买上一条五花肉回家做红烧肉,说是给我们补身体。这一天,我会很听话很小心地乐着,生怕惹祸,把快到嘴的肉弄没有掉。这天我会吃得满嘴流油,小肚子圆滚滚的,开心极了。有一次暑假回家,帮家里收稻谷,抢收抢种赶季节,叫亲戚来相帮,晚上自然要打酒割肉招待,在桌上,我和舅舅打赌,他喝一杯酒,我吃三块肉,那晚舅舅喝醉了,我却大饱口福,什么事也没有。为了吃红烧肉,只要村里人请席,我会赖着跟着爸妈去吃,当然家家的宴席都离不开一碗红烧肉,吃了很多家总觉着都比不过妈妈的手艺,我问妈妈有什么秘诀,她说是外婆教的。难怪我每次去外婆家吃饭,她总夹红烧肉给我吃,我也总吃得不亦乐乎。难怪我外婆总说,没肉吃就是没菜吃,没肉吃孙子长不大,她老人家90多岁了,还是耳聪目明康健得很。我想,红烧肉应是长寿之食,也是人见人爱的理由之一吧。

随着我长大,外出读书工作,红烧肉这道风景线在时空上又得以延伸,我这些年去过一些地方,也尝过不少地方菜,我不管走到哪里,总要尝尝红烧肉这道家常菜。寻味之旅的目光依旧是那么单一而执拗。兴趣使然,我会关注网络、媒体、书籍中有关红烧肉的资讯。其实大江南北都有红烧肉这道美食。涵盖所有菜系,苏州叫腐乳肉,加了红方豆腐乳。杭州叫东坡肉,上海本帮菜中的蜜制肉很甜,鲁菜的红烧肉咸香,川味墰子肉加了花椒有点麻辣,湖南毛氏红烧肉不加酱油,但会放辣椒,淮扬菜作为国宴指定菜,国宴菜单中就有红烧肉叫肴方肉。

孔府家宴上红烧肉是当家菜,江南首富周庄的沈万三总用红烧蹄膀待客,人称“万三蹄”。看来红烧肉既有阳春白雪之雅,又有下里巴人之俗,无论什么叫法,烧制方法大致相同,味道也大同小异,南方红烧肉口感鲜嫩,汁多味美,偏甜,北方红烧肉口感醇厚,浓油赤酱,咸香。

说起红烧肉,一定会想到千年以前的美食达人苏东坡。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流放中度过的,颠沛流离中不但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放诗词,也能写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美食诗。一首《猪肉颂》也为人所赞:“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有人说这首诗不像诗,词不像词,土得掉渣,而又偏偏流传甚广。在苏老夫子看来,没有什么苦难是一碗猪肉不能化解的,不行就两碗,如再不行就早晨吃,有趣吧!清代吃货李渔也在《闲情偶寄》中说,笋和猪肉是天生绝配,笋吸肉之油,肉润笋之鲜。真的那么好吃吗?谁来证明呢?机缘巧合,还真有其人。

在去年浦城举办的“梦笔生花宴”美食评选活动中,有一道菜被收入美食名录,菜名叫“赛膀蹄”。获奖厨师叫揭志强,是浦城昇辉大酒店的副厨师长,他说为什么叫“赛膀蹄”,因为蹄膀肥的太腻,瘦的太柴,用五花肉做的红烧肉就不会那样。但做的工序多,从烧制到上桌要三天时间。第一天,五花肉切成12公分的四方块,五十多块一起烧,不焯水,洗净放大锅烹制,大锅煮肉可以互相借味,加福建老酒五瓶,冰糖若干,翻炒至糖化酒融起锅,再放至大盆中用薄盐腌制一天。第二天加卤料卤四个小时,约七成熟,凉透后速冻一夜。第三天,肉化冰后切成2.5公分的肉片,用水发的山下乡的闽笋干铺底,铺上肉片后煲约十分钟即可出锅上桌。这位揭大厨文化不高,却用他的妙手厨艺,把苏老夫子的诗诠释得如此精到,也把李大才子的笋肉鲜活证明了,这就是食缘啊!这道菜真成了进店必点的招牌菜,而且年老年少都喜欢吃这道菜,卖得快。

红烧肉红红火火千百年,已然成了国人之所爱。无论身在何处,吃红烧肉时总会想起家,家乡的记忆弥足珍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