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点亮星星的孩子
2024-08-16 09:43:20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8月13日,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梦笔生花”联动“福至心灵”孤独症青少年逐梦计划,在美育图书馆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特殊儿童美育体验课。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路江、王颖生、白晓刚等协同授课,带领中央美术学院的志愿者刘津序、宋雨奇以及闽港澳台28名青年美术人才与来自福建省共计22名特殊儿童开展互动创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共同授课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与“梦笔生花”闽港澳台的青年艺术家学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幅鲜明艳丽、灵动翩跹的作品。 学员们用朴实的画笔、缤纷的色彩、斑斓的图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带来艺术性的启发,引导他们用创作语言描绘出心中独一无二的“星世界”。 课程现场 在温馨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中,青年艺术家带领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寥寥数笔,房子、花朵、小鸟、小人渐渐成形跃然纸上,形态各异的太阳、云朵充满创意,形成了一幅幅独特的“风景”。 “他将创作上的构思都与我分享,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最受鼓舞的一件事了。”来自台湾艺术大学的黄莉堤说道。 来自澳门城市大学的学生马晓坦讲:“在互动中,我发觉他们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他们能展现出多样的色彩和充分的绘画元素,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用语言阐述。因此,协助他们尽情表达正是我们应该做的。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与我们并无区别。”在和孤独症孩子一对一的互动创作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孩子们不同的艺术语言,也为他的未来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 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指导 对于大多数“梦笔生花”学员而言,与特殊儿童进行美育互动应属首次。用创作思维强化特殊儿童自我意识,寻求自我价值,疗愈障碍心理,是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面对当下美育探究艺术治疗工作路径的全新探索。 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张秀丽介绍:“绘画干预作为一种艺术治疗形式,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帮助个体处理情绪问题、改善心理健康并促进个人成长。”艺术治疗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表达和沟通方式,有助于他们在情感、社交和认知方面的整体发展。 福至心灵ASD青少年教育发展公益中心张小丽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星星的孩子”,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画作走进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架起一座包容关爱的桥梁,共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友爱环境。(黄乾晔 周文倩)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