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回乡创业,挺好的!”

2024-02-26 10:00:40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故乡,对游子而言,似乎有一种魔力。

春节刚过,浦城县管厝乡党溪村“归乡人”陈斌便在灵芝菌包生产和养菌共富基地内忙碌了起来,“在外打拼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想回家,为村里干点儿事。”

出生于1975年的陈斌,20多岁就到上海闯荡,经营着一家从事机电设备安装的企业。20多年过去,陈斌经营企业的业务、项目遍布全国,自己也在上海买了房。过去这二三十年,大城市发展很快,但家乡面貌变化却不大,这让陈斌心里挺不是滋味的。2023年,回乡探亲时,他得知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寻求灵芝种植基地建设的合作伙伴,便决定回乡创业。

“返乡创业的想法其实一直都有,每次回来,都会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创业机会。”陈斌直言,“一方面,这些年上海诸多产业外移,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少风险;另一方面,灵芝种植不仅有当地技术人员帮助,还有不少政策支持,让我觉得这是个好时机。”

“基地建设从去年国庆后开始,年底前21座养菌大棚以及生产车间、灭菌池等项目配套设施都完成了,15万袋椴木培植灵芝菌棒全部入棚,进行高温走菌丝……”陈斌说,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支持我们“归乡人”,从项目审批到跟踪服务,他们真是尽心尽力。

基地内,21座大棚接连成片,记者走进黑色塑料膜覆盖下的养菌棚里,看到不少灵芝菌棒的表面,已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霜”。“种灵芝可是个精细活,从菌棒开始就得下功夫、花心思。”陈斌说,“菌棒走菌丝需要高温,紧接着,就要进行翻堆透气降温,不然温度过高烧坏菌棒,那下地后就长不出灵芝了。”

正说着,陈斌和村民又开始分批次将“发白”的灵芝菌棒进行翻堆、透气,等着今年清明前后种下地。“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感触最深的就是大家对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的关注。”陈斌对自己回乡创业充满信心,“健康产业大有可为,灵芝既是补品也能入药,可以做成食品、饮品,而且种植灵芝的田基本上都是山垄田,灵芝种植后再轮作种两年高端的有机水稻,可以有效减少土地撂荒。”

新的一年,陈斌计划再将基地种植规模扩大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灵芝有机种植专利认证和推动有机种植稻米“仙芝稻”商标品牌的注册。“我们成立了浦城县裕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加入灵芝、农产品等种植中。”陈斌这两天还忙着接待上海来的客户,为下一步拓宽市场做好准备,也希望能招引新的投资项目落地村里,“投资项目能赚钱,当地农户能受益,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回乡创业,挺好的!”

记者手记

众所周知,埋头做农业的时代已逐渐过去,而大部分“归乡人”的优势,就在于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的学习能力、更明确的发展规划……因此,“归乡人”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应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资源,主动融入,以“干”得“助”,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

党委政府不能只停留在“讲情怀”“打感情牌”,而是要真真切切从地方发展的实际出发,营造更好的“新乡人”“归乡人”“原乡人”创业氛围,推动政策集成、要素集合、服务集中,落实好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支持政策,真正让他们回得来、留得下、做得好。

不久前,2024年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对于大多数有着振兴人才“瓶颈”的村镇而言,地方需要更好发挥基层各类组织作用,特别是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聚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吴建琼)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闽ICP备15018385号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