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刘全旺:乡土“小蜜蜂” 致富有“蜜”方

2023-09-13 15:28:55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八九月植物花开得少,蜜蜂处于蜜源的空窗期,容易长巢虫,这时不能取蜜,还得补助性饲喂,防止逃蜂。”近日,在浦城县忠信镇外洋村的一片林间,“养蜂能人”刘全旺正在指导当地村民如何养蜂。今年49岁的刘全旺是管厝乡党溪村茶坪自然村人,他养的蜂产量高、蜂蜜口感好,向他请教的人络绎不绝,他带着十里八乡的村民用“小蜜蜂”采出“致富蜜”。

刘全旺在查看蜂箱

“到目前,我在养蜂上已投入30余万元,养殖规模达到400箱,每年可产蜂蜜5000余斤,产值能有40万元左右。”刘全旺笑着说,他的眼神中充满着自豪,晒得黝黑的肤色无声地诉说着奋斗故事。

刘全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去外面赚大钱”这一想法从小刻在了骨子里,小学毕业后就外出闯荡经商。在外闯荡期间,他发现很多老乡都怀念老家特产,城市居民也愁吃不到正宗的农家产品。他从中明白农村特色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加之外面生意越发难做,家里孩子要读书、老人也要照顾,每念及此,返乡创业之情愈加迫切。

“想法是没错,但做起来难,市场、销售、技术等等,每一项学问都大了去了。”刘全旺苦笑着说。2012年他举家归乡,把目光盯在了党溪村优秀的自然生态环境上,将多年积蓄投入了石蛙养殖,可因为技术原因养殖失败,血本无归。然而,他仍旧相信家乡农特产品的价值所在,坚持走“生态养殖”之路。在进行了初步市场调研后,他毅然选择了蜂蜜养殖这一具有高生态附加值的产业,并在茶坪自然村试养殖本地蜂种——中华蜂。

“养殖一定要依靠科学,依靠技术。”刘全旺说,“2017年的时候,我蜂箱里的卵一个一个坏掉,老师傅说这批蜂卵扔掉就行,但我不行,一定要搞个清楚。几经周转,我找到了辽宁丹东良鑫蜂蚕研究所,经过科学指导,顺利地解决了蜜蜂中囊病。”多年养殖下来,他深知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但只有小学学历,自学起来辛苦异常。

党溪村支部书记张青文得知刘全旺的处境后,为他多方奔走联系培训班,成功联系上县农业农村局、老区办等部门,大力推荐刘全旺,帮助他参加了养蜂协会组织的专业培训。自此,刘全旺的养蜂技术日渐成熟,养蜂生涯走上了“快车道”。他在多年的学习中进步、挫折中成长,从一开始的几十箱,发展到了现在的400箱,成了小有名气的“养蜂能人”。

随着“生态养蜂”的路子越走越宽,刘全旺“养蜂能人”的名头渐渐传开了,他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乡土人才”,还帮助其他村民发展自主产业,全程教授养殖技巧,共帮助管厝乡和忠信镇的十余个村子共30余户,帮助送蜂100余箱。“一路走来很坎坷,我吃过的苦不想让乡亲们也碰上,希望在我的帮助下,大家的‘致富路’能走得更顺。”刘全旺说,他的电话24小时开机,一旦有人询问他养蜂方面的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解答,近来他还不定期地进行养蜂授课,也实地到养蜂的村民家中帮忙分蜂、指导养蜂技术等。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没有党和政府,我做不到这样。”刘全旺说,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指导,他于2014年11月注册成立浦城县茶坪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5月注册“党溪”野花蜜商标,走上了科学化管理、规范化销售、市场化运营的道路,养蜂事业蒸蒸日上。2022年,得益于“双领办”模式,在管厝乡国投公司的支持下,他积极加入“四同”家风体验户的行列,优良的家风传统、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以及不拘小节的大方待客之道,他的“修德居”成为参观的典范。

“我们的青山绿水就是最大的财富,不能守着宝山受穷。”刘全旺说,下一步他还计划进一步探索蜂蜜养殖发展多元化林下经济,进行金线莲种植、生态鸡养殖等,带着乡亲顺着“生态养殖致富路”继续走下去。(柳浪漫 邱春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闽ICP备15018385号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