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浦城
2022-10-08 09:49:33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风起,有我延绵不断的牵挂;云涌,有我挥之不去的思念。又到一年重阳时,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定居在北京的梁代先生用一组诗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忆江南 · 浦 城(一) 南浦好, 相见酒犹酣。 日暮桥边看柳燕, 秋来溪水绿如蓝。 回忆那龙潭①。 忆江南 · 浦 城(二) 南浦忆, 最忆是仙楼②。 梦笔山前书别赋③, 烟雨下沙望桥头④。 何日再重游? 忆江南 · 浦 城(三) 南浦忆, 其次是红樨。 木樨一杯春祝好, 扶摇丹桂待及笄⑤。 儿梦已依稀! 忆江南 · 浦 城(四) 南浦好, 又数豆腐丸。 肉燕酸汤冬竹笋, 家家糕粿赛拼盘。 剪纸贴酒坛⑥。 注: ①龙潭门是浦城标志性地点,长辈们记忆中南浦溪边。 ②浦城古称“汉兴、吴兴、唐兴、南浦、柘城”等,是中国“大米之乡”“丹桂之乡”“诗词之乡”“剪纸之乡”“古琴之乡”等。 仙楼山,海拔333米,于县城东。西汉建元六年(前135),馀善被封为东越王,在这里依山筑城临浦,并建烽火台于山巅,又在山下筑有行宫,后人遂将此台称为越王台,其山亦称为越王山。 ③江淹(444-505),今河南人。在浦城任职三年,雅爱山水奇秀,称浦城为“碧水丹山”之地。写有《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邑中草木颂十五首》《赤虹赋》《迁阳亭》《渡泉峤出诸山之顶》等诗文。相传曾游县城西郊孤山,梦神人赠五彩笔,此后文思如涌,诗文多佳句,引出“梦笔生花”的佳话,孤山因此更名梦笔山。离开浦城后,又梦神人索还彩笔,为文绝无美句,时谓“江郎才尽”。著有《江文通集》。 ④杨亿(974~1020年),浦城人。北宋大臣、文学家,“西昆体”诗歌的代表作家。引用其《留别》: 梦笔山前君别我,下沙桥上我思君。 黄昏更过西阳岭,满目青山与白云。 ⑤及笄之年,读jⅰ,古代指女子满15岁行“笄礼”,束发成年礼。 ⑥浦城还是“中国剪纸之乡”“中国包酒之乡” 。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