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文艺文化 > 正文

金剪生花 雕镂千年时光

2022-09-13 15:44:23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一双巧手握着利剪迂回旋绕,红纸上便雕镂出了惟妙惟肖的图画,这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城民间剪纸”。

“杂取吉祥喜事剪作花样十六纸,分赠各家”。清道光年间寓居浦城的文学家梁章钜在《代吉祥说》中曾描述当时全城的剪纸盛况。

口传口、手把手,浦城民间将这门技艺流传至今。如今,在各方重视和保护下,浦城剪纸正与新时代再度碰撞出新的华彩。

浦城地处福建最北端,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为浦城剪纸出现创造了条件。西晋时期,剪纸在中原士大夫阶层已经广泛流行。随着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剪纸传入浦城。在随后1000多年时间里,形成了既保留中原文明印迹,又融入吴越源流遗风这一独具特色的剪纸艺术风格。

到了宋代,浦城人开始在传统年节和民俗生活中,使用剪纸进行祭祀、祈福、辟邪、娱乐和美化生活。每逢婚嫁喜庆、乔迁新居、年节等等,浦城人都要剪就各种花样,用来装饰环境、各种用具、祭品。这些剪纸花样,被称为“礼品花”。

“每到除夕夜,浦城每家每户都会将荤素贡品摆放在香案上,再将剪纸放在每样贡品上,例如,草鱼上会放上年年有余的‘鱼’图案,公鸡上会放上‘鸡’图案的剪纸,寓意为吉祥、如意、平安等吉祥的剪纸图案。”在浦城传统的婚礼习俗上,剪纸使用贯穿始终,手镯要贴上“手镯花”,脸盆要贴上“脸盆花”,被子会放上“被子花”……

浦城民间剪纸俗称“花样”,剪纸艺人通过学习与再创作,不断丰富着浦城剪纸的内涵。悠悠千年,剪纸艺术随着浦城先民的流徙,像蒲公英一样落地生根,在旷达与豪迈中自有一番淡雅与从容。

为了保护、研究、传承和发展浦城民间剪纸,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县里多次组织下乡收集传统剪纸纹样,并走访各村的剪纸艺人,截至目前,共收集整理传统剪纸纹样2000余张,建立民间艺人档案100余份。2003年,浦城县成立了民间剪纸协会,吸纳各乡镇100多名会员,开始探索创作适合当前审美情趣、富有浦城地域特色的剪纸作品。

在浦城县中小学课堂里,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剪出几张漂亮的剪纸作品。根据本地实际、浦城文化部门编写《浦城剪纸》中小学剪纸教学教材,在全县19个乡镇(街道)开设课外兴趣剪纸课,从娃娃抓起,把优秀传统文脉延续下去。目前,全县有60岁以上的剪纸老艺人100多人,中青年骨干剪手数百人,青少年剪纸爱好者2000多人,形成了老中青梯队。在这些艺人的带动下,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重回人们的视线,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2007年,浦城剪纸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2009年,福建省政府将浦城剪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周冬梅是浦城民间剪纸技艺省级传承人,学习剪纸已有30多年。“小时候看‘剪花嫂’们在布置婚礼时剪纸,心驰神往。”周冬梅说,剪出对生活的美好愿景,传承红彤彤、沉甸甸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她的愿望。参加工作后,她得知浦城县举办剪纸培训班的消息后,马上报名参加。“只要一有业余时间,我就拿起剪刀纸片,学习剪纸创作。”不知不觉间,剪纸已成为周冬梅生活的一部分。

2008年,浦城将民间剪纸产业列入“百亿工程”项目,从政策、产地、资金等各方面予以扶持,开始进行剪纸的市场化探索。周冬梅成立了“剪花嫂剪纸坊”,成为当地剪纸产业的龙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近年来,受市场环境、机械化剪纸等因素的冲击,传统手工剪纸艺术品面临窘境,倒逼着浦城剪纸产业转型。周冬梅介绍说,在新形势下,“剪花嫂”们开始尝试在延续原生态古老技艺的基础上融入新鲜元素,开发形式多样的剪纸衍生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我们已经开发了含有剪纸元素的围巾、领带、折扇、茶具、瓷器等10多个品种的产品。”周冬梅说,“剪花嫂”们利用剪纸元素开发的衍生品每年可销售万余件。

只凭一把剪刀,便玩转纸中乾坤。虽然生意越做越大,周冬梅却始终没有忘记对剪纸文化的“初心”。自2008年开始,她带着“剪花嫂”们开办公益性的剪纸工艺培训班,已培训学员逾千人。此外,还带动本地制衣、纸箱、木架领域的10多家企业,一起开发剪纸衍生品,共享商机。

浦城剪纸,剪出的不仅是一张张美丽吉祥的“花样”,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古老的剪纸艺术里,承载的是千年来浦城人民灿烂的文明和珍藏的记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