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时政 > 正文

一位七旬老人的竹山致富经

2022-08-19 09:18:22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浦城县九牧镇蒋坑村有这样一位七旬老人,大多时候,他会开着小汽车往竹山上跑,看看工人们给竹山除草、施肥,有时还会自己动手,用他的话说是人出出汗,对身体有好处。近日,笔者看到他领着4个工人往竹山上运送有机肥,到达指定地点后,沿着山势呈带状开沟,施放有机肥。放眼望去,整片竹山长势苍翠连绵,层层叠叠。

这位老人名叫刘兴福,早年在外经商,上了年纪后就把公司交到子女手中,自己则回老家养老。许是闲不下来的缘故,他在2010年时承包了蒋坑村一片200亩的竹山。

运送有机肥

“当时这片竹山效益不好,岩石较多,山坡也陡,又没有开路,砍毛竹、运毛竹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刘兴福说,经过测算,平均每亩留竹仅有80根,大多数人不看好这个烫手山芋。

俗话说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刘兴福特地跑了一趟县林业局竹业科,询问治理良策。

“当时我们下去看这片山场的时候也认为他是在瞎胡闹,60多岁的老人了,怎么会有精力管理山场,且难度这么大,没个三五年怎么改的过来?”时任县林业局竹业科科长李荣芳说,不忍心看老人家干着急,便耐心说起了应对之策。

“竹林想要丰产,垦复施肥必不可少,还得掌握科学深翻、抚育、灌溉、笋竹留养等技术。”在李荣芳的耐心讲解下,刘兴福逐一进行整改,在竹山精细化管理上下足功夫。

工人们在开沟施肥

除草、施放有机肥、开设机耕道、修建蓄水池、套种无患子……几番操作下来,刘兴福的竹山一年一个样,很快就达到丰产标准,并获得了县竹山丰产示范片。

“那几年确实做了很多事,竹山机耕道修了3公里,蓄水池修了2个,有机肥都放了几十吨,政府的补贴也拿了差不多30万……”回忆起这10年的竹山大小事,刘兴福如数家珍,每笔账都记得很清楚。

现在,刘兴福的竹山每亩留竹220多根,胸径达到10-12厘米,笋竹亩产值从400元提升到2000余元。正是因为他家的毛竹管理得当,竹材优质,所以九牧镇的几家毛竹加工厂每年都会电话预定,他再也不用担心毛竹的销路问题。

刘兴福正在施肥

“大年效益差不多20多万,小年也有10来万。”刘兴福说,竹山有大小年之分,大年砍竹,小年养竹,竹笋则每年都挖,冬笋、春笋挖完还能制作闽笋,所以一年到头都有事做。

老话说得好,“人勤地不懒,沃土能生金”,这片竹山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效益,离不开刘兴福的勤快。据了解,我县大多竹农竹山管理粗放,不愿意花时间在山上做活,效益自然不明显,亩产值也仅有几百元。而刘兴福的竹山不仅看不到杂草,而且竹林密度保持在合理范围,这便是运用了科学深翻、抚育、灌溉、笋竹留养等技术,竹林丰产不在话下,效益自然也就翻番了。(叶永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