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文艺文化 > 正文

又到匡山

2022-08-01 10:47:00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应好友相约,再到匡山。放眼望去,满目皆绿,心旷神怡。

“绿色成就了八闽大地‘水库、钱库、粮库’的源头活水,绿色同样让百姓收获着更深层次的幸福指数。”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吃山’,要抓好林、茶、果。林业是‘一封就成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许是刚阅读了《闽山闽水物华新》一书的缘故,这些话语总易浮现在脑海中。

两年前,我曾到这里,采写过《“美丽匡山”催生了双同村的“美丽经济”》一文,回想当时的采访,再看看眼前的美景,我想,双同村不就是“靠山吃山唱山歌”的印证吗?

说起匡山,浦城已是家喻户晓。匡山又名匡山斗、天斗山,因山形似匡庐而得名,位于浦城县富岭镇境内,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1座,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藏于山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历史名人刘伯温、宋濂、章溢等曾隐居于此,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紧邻国道322线和龙浦高速公路,与浙江省龙泉市接壤,交通条件通达便利……位于匡山腹地的双同村,成了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国家级生态村”等多个国家级“金字招牌”的老区美丽乡村。

“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句当地的顺口溜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双同村的真实写照。听说,以前双同是个出了名的穷村,许多大龄男青年连媳妇都娶不到。当时,穷怕了的双同人,只能大肆砍伐林木,家家户户都建起了炭窑,以卖炭为生。方圆几十里的茂密树林渐渐变成了一片片秃山,村后山的树被砍完了,一下大雨,山上的泥石流直接冲到村民家门口。

“必须封山护林!”时任村护林员的李仕银嗅到了危机。他带头先把自家五兄弟的炭窑全部砸掉,再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带着“不砍一棵树,双同也要致富!”的口号,终于使匡山的所有炭窑熄了火。  

后来,双同人开始筹集资金发展旅游,村民投工投劳拓宽了通往村子的公路,装起了电话等通讯设施,打通了脱贫瓶颈。他们还建起了上下山步游道、匡山宾馆、凉亭、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为景区的后续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1世纪初,双同村果断将匡山及周边3.1万亩林地列为国家生态公益林进行保护建设。匡山,又重新披上了厚厚的绿装。

2017年,浦城县委、县政府将匡山景区作为全县旅游开发的破题之作,按照4A级标准打造匡山综合旅游景区。先后投资约1.62亿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景区联络线等基础设施,同时还对景区内环村游览步道、村内建筑及民宿、梯田景观、匡山主景区等进行升级改造。不少村民建起了“森林人家”,开起了家庭饭店,加上出售自产的酸枣糕、杨梅酒、蜂蜜等土特产。他们给自己算了算账,这收入远比烧炭强多了。  

再上匡山,我还是喜欢它的绿!(柳志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