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让浦城大米“飘香万里”
2022-06-01 10:04:37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浦城是福建“北大门”,素有“福建粮仓”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11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获“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等荣誉。全县现有耕地面积53.7万亩,2021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7.63万亩,总产量21.09万吨,面积、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浦城县超七成耕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夯实了基础 徐强/摄 近年来,浦城县将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扩大面积、提升品质、科技支撑、打造品牌、挖掘潜力等五个方面推进粮食安全工作,多年来均超额完成产粮任务,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为粮食安全贡献了浦城力量。2022年,该县还制定了《浦城县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十二条措施》,县财政计划投入3000万元,扶持双季稻、再生稻生产,鼓励统一集中育秧、杂粮(大豆)种植,提高种粮积极性。 浦城大米品牌建设稻田彩绘航拍图 李玄/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浦城县深入推进品牌建设,“浦城大米”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354.32亿元。粮食产业作为当地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渠道,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浦城粮食产业注入了“科技力量。”图为谢华安院士在指导当地粮农种植再生稻 叶永仕/摄 同时,浦城县注重在发展粮食产业过程中注入“科技力量”,全面深化“院企合作”,推进粮食生产“产学研”有效衔接,先后建设浦城米业产业研究院、福建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等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2021年,“谢华安院士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功筛选出福香占等适合浦城种植的优质稻品种。 浦之玉正在加工大米 袁野/摄 粮稳则民安,食安即民福。作为“福建粮仓”,浦城将着力把浦城大米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粮丰民富的清新福建“北大门”、美丽新浦城。(袁野 邱春静) 浦城县还注重将粮食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推动三产融合。图为“醉美画乡”枫溪梯田秋景 李义友 /摄 |
相关阅读:
- [05-31] “订单式技术”培训 让蜂农走上致富路
- [05-31] 干部沉下去 群众转出来
- [05-31] 古镇仙阳焕新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