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福”文化
2022-05-27 10:27:14 来源:县文物保护技术中心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福”是中华民族吉祥文化中最突出的祈愿用语,祈福是炎黄子孙最原始,最普通的精神活动之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儿女千古不变的追求目标就是“造福”和“享福”。 “福”文化,既承载着沧海桑田的历史沉淀,也承载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睿智。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汉字“福”字使用频率很高。古往今来,人们对人生福祉,家庭康宁,社会安定,有过很多的梦想和概括,其中影响最久远,最广泛的“五福”,最早见于儒家经典《书经·洪范》。“福”文化经过漫长的提炼和升华,演化为“福、禄、寿、喜、财”,凡有人们生活的地方,必有“五福”之风俗,因此,“福”文化成了世界文明的文化遗产之一。 水北街镇上山桥村兰坑自然村“集福桥” 忠信镇坑尾村的“福清山古道” 浦城县的“福”文化,从馆藏文物到不可移动文物,从民间习俗到乡间地名都有体现,尤其在古建筑砖雕、石雕、木雕物件中,“五蝠(福)临门,蝠(福)从天降,蝠(福)在眼前”等纹饰图案较为常见。 富岭镇山路王氏宗祠的大殿花窗雕刻“福”纹 莲塘镇西岩村新兰自然村新清庵“蝙蝠”窗花 明银凤冠(公安移交) 民国“福”星塑像(县博物馆旧藏) 浦城县现有登记在册的文物点中,名称带“福”的文物点有6处,分别为仙阳镇仙南村的“福秧垄遗址”、水北街镇上山桥村兰坑自然村“集福桥”、富岭镇上桥村花桥自然村村头“福隆桥”、枫溪乡岱后村北面岱后溪上“福安桥”、枫溪乡黄坛村外村自然村新桥头溪上“福寿桥”、忠信镇坑尾村的“福清山古道”。木雕构件中有富岭镇山路王氏宗祠的大殿花窗雕刻“福”纹、莲塘镇西岩村新兰自然村新清庵“蝙蝠”窗花。石雕构件有莲塘镇官桥村“福”字石雕;装饰方面有濠村乡溪口村中村自然村刘氏宅第影壁“福”字纹和枫溪乡岱后村三将军庙照壁“福”字纹装饰。 清青花“福”字纹盘(公安移交) 清“福”字纹玉佩(省上拨交) 宋青釉“福”字纹双耳瓶(盘亭宋墓出土) 馆藏文物有雕刻“福”纹的玉佩、“福”星塑像、福寿瓶等可移动文物。(杨军) |
相关阅读:
- [05-27] 科特派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
- [05-26]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 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
- [05-26] 浦城县召开全县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