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根本遵循
2022-02-09 10:22:58 来源:《求是》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入党宣誓时,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铮铮誓言。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电视剧《觉醒年代》、革命先烈李大钊、党的一大代表等事例,深刻阐明:“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自己认为坚定就坚定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而且这种考验是长期的,很多时候也是严酷的,是要终其一生的。”总书记进而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甚至背叛初衷肯定会出大问题。” “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理想信念坚定的直接表现就是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并用《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刘国鋕、用陈毅同志忠诚于党的事例,生动阐明:“对党忠诚就是要这样,无论顺境逆境,都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 和平时期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标准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重点强调了“四个能不能”,即“能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能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能不能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针对有的干部只愿意待在“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不愿意到“新西兰”(新疆、西藏、兰州)的问题,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这种态度就不能说是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了”;“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而不是拈轻怕重、挑肥拣瘦、患得患失、讨价还价”。 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回望党的百年历史,注重实际、实事求是,是一条我们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贯穿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红线、生命线。正是由于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的”,我们才成功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成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实际、实事求是”,进一步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指明了科学方法。 “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的基本功;只有把调查研究做好做实,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了表率。精准扶贫战略,就是总书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总书记对如何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二是“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三是“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四是“要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立体式地进行分析、三思而后行,防止自以为是、一得自矜”。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