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理论 > 正文

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2022-01-07 17:14:41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依托国家信用,支持“两新一重”项目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政策性金融机构要依托国家信用,多渠道筹措低成本资金,重点支持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两新一重”领域项目建设,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物质保障。一是围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主题金融债券,定向支持各区域内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补短板项目的建设。二是针对新型基础设施技术更新迭代快、软硬兼备、协同融合等特征,探索创新“规划贷款+中长期贷款+研发贷款+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组合融资工具,加速构建与新基建各个生命周期相适应的融资体系。三是设计“以丰补歉,肥瘦搭配”的模式构建综合现金流渠道,提升新型城镇化项目整体市场化融资的可行性。

聚焦主责主业,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聚焦主责主业,加速构建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探索授权政策性金融机构专营性质的融资工具。仿照软贷款模式设计具有长期限、可作为资本金或股权资金的融资工具,探索建立“卡脖子”专项资金,定向投入共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开发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金融产品,围绕重大科技装备补短板领域的龙头企业,以有效订单为标的,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融资生态,支持系统重要性产业链强链补链。三是合理优化信贷结构,用足用好抵押补充贷款、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研发贷款等金融产品,投贷联动支持专精特新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和转型升级。

聚集民生保障,支持社会民生补短板。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在于提升民生保障质量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提升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一是政策性金融要围绕贫困助学、中小微企业发展、“三农”、乡村振兴等领域的问题创新金融工具,打通金融资源配置“最后一公里”,提升各个市场主体的融资可得性,助力满足人民对人居环境改善、教育需求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美好生活向往。二是综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探索“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模式,降低民生领域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做大蛋糕”中提升人民收入水平。三是探索向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注资,建立中长期资本金补充机制。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共同富裕专项资金,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民生领域的融资瓶颈。(邱兆祥 刘永元 作者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