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文艺文化 > 正文

浦城三枝花

2017-12-06 11:31:42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曾以“浦城三枝花”为题向异地朋友介绍家乡,第一枝花,人们自然想起中国丹桂之乡浦城的桂花。

每到花开时节,她装着山城人满满的期待,游子对家乡的牵挂,外乡人的记忆不约而至。其花淡雅,其香馥郁。闻着这桂香,心境变得明明朗朗,日子变得简简单单。有阳光的日子心和花对话,有风的日子心灵与花香交织,有雨的日子,桂花雨漫漫飘落,清香萦绕......就是落花也有好去处,桂花茶与桂花衍生系列产品,便是对花的眷恋。

  古树枝繁花簇,新树点金吐玉。20个桂花品种,生长在大街小巷、山野林间、房前屋后,其中12个品种首次在浦城出现,被命名为“浦城丹桂”,折取了“花王”、“地标产品”等一串串的桂冠……

    步入中年的我,视觉味觉感觉对景致已不稀奇,或许是缘于江先生对丹桂产业的倾力专注濡染,在金秋时节,丹桂花开,心中那份向往和期待,激情和快乐,却年年冲击着我。为潮涌的花海,或早起,或晚归,或用手机,或用相机,记录了丹桂花香影曳下的家乡秋韵。文化广场,在桂香沐浴的方志敏塑像、大气磅礴的仙楼台,交融了浦城红色文化与闽越文化;聚合了浦城元素的五一三路,两位旁矗立的丹桂树绵绵延伸;同饮练丹井的二株丹桂和金桂,近在咫尺却只相望相视,今日终于以味相投相融,在卓观亭抚花听朱熹讲学;无数次朝圣的九龙桂,凝聚900年来花的一次盛宴,一簇簇惊艳游人,九龙穹枝直冲云霄。走进桂博园、古桂园、乌龙山大观园、丹桂山庄……,漫步在一片片、一行行、一株株丹桂树下,如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之诗情,沐浴花海香河之画意。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大家耳熟的叶绍翁《游玩不值》就是我要说的浦城又一枝花。这位浦城大诗人游走在仙霞山脉和武夷山脉之间,又说是龙泉人,又说是建瓯人,这并不重要,听说有一石碑为证,这首诗写在浦城,并有人解读春色寓意浦城女人的美,深墙高院也暗臧不住,全然没有曲解的贬意。

  今天冒然写此文,心中也甚念“梦笔生花”!这便是我要说的浦城第三枝花。“秋至明月园,水绿桂含丹”,南朝文豪江淹在浦城当县令,梦境中被赐以神笔,便文如泉涌,作品中仅颂桂的就有二十多篇,可见当时浦城桂花树种植之盛,繁茂之景已深深打动了诗人的心。并留下“桂枝空命折,烟气星雨惊”的诗句,好象已预知江郎才尽。一个人物二个成语,这在小城也是绝无仅有。

浦城自古是有诗和故事的地方。诗人们留下许许多多咏桂的佳句……

江淹骚体文《杂词·悦曲池》“北山兮黛柏,南江兮赪(chēng)石。赪峰兮若虹,黛树兮如画。桐之叶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唐朝诗人林藻兄弟赴京赶考途经仙霞古道浦城梨岭关驻足赋诗:“曾向岭头题姓字,不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后均科举及第,梨岭改名为折桂岭。直到如今,赛场夺冠仍然称之为“折桂”,其影响可见一斑。“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诗人杨万里《丛 桂》好像是为浦城八万亩丹桂而作。

天香云外飘,丹桂别样红!在丹桂飘香的日子,请到浦城“中国丹桂之乡”,来一次花的艳遇。(徐晓川)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